内容简介

什么是生命的秩序?达尔文一生所求的关键化石为何始终缺失?每次生命大爆发之前,都有大规模物种灭绝降临,在生命的轮回中大灭绝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作者艾崔奇为读者扫清了知识的迷障,他精准地把握了生命演化的脉搏,从跨度数十亿年的重要化石中寻找启示。生物演化并不像达尔文设想的那样是缓慢而渐进的变化过程,艾崔奇揭示:在大规模物种灭绝发生之前,物种都不会发生任何显著的变化。这一生命的律动,正如地球上古老动植物化石记录的那样,被认为是当下对演化最为合理的描述。


尼尔斯·艾崔奇(Niles Eldredge),美国最重要的演化学家之一,生物演化“点断平衡”理论之父,同时,他还是可与《自私的基因》作者道金斯比肩的演化学家和科普作家。在超过45年的时间里,艾崔奇凭借扎实的研究和精彩的著作极大地扩展了公众对生物演化的想象与认知。他至今出版过20多部科普著作,并发表过200多篇文章。2000年,由他撰写的《平衡中的生命》(Life in the Balance)被美国《出版人周刊》誉为史上最好的生物科普著作之一。

20世纪70年代,艾崔奇与好友史蒂芬·古尔德(Stephen Gould)共同开创了生物演化的“点断平衡”理论,这一理论是演化学界的里程碑,不仅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形成了重要的补充,也成为了与“自私的基因”理论并驾齐驱的流行演化学说。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示文且武
    这类书的通病吧,很多图片与文字并没有很强的关联性。如果能从化石的图片上仔细说明作者的观点就好了,比如趋同演化可以罗列一些物种的化石,表明功能的趋同。再比如讲三叶虫的眼睛结构,如果在图片上标明区别会更好。现在的形式,更偏向图片集,文字内容如果再深入些就更好了。2022-08-22
  • 款冬君
    Niles不愧是拿三叶虫写博士论文的,镜眼虫含量超标了(不。生物的灭绝、演化与适应和地球气候环境及栖息地因素紧密相关,在巨大环境变化后,无法适应的消亡而能适应的物种填补生态位。演化和灭绝基本处在动态平衡状态,填补生态位时的演化速率高而适应时的演化速率不如前者。感觉宏演化速率和类群分支演化目前还没法很好结合起来,不过点断平衡理论在我看来蛮符合现实和逻辑的。(顺带,巨尾锤蜓的化石照片太美了!2023-10-28
  • 顾不上
    没灭绝,就没演化。每次灭绝之后,会有迅速的新物种形成,随后进入漫长稳定期,中间夹杂偶尔的变异,但长久地是保持现状,直到环境再次变化。只能说,所有生物都是环境的舔狗。丰富图解很好地平衡了内容的专业性,一星扣在翻译。2023-06-1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