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远古恐龙化石中,竟然隐藏着癌症的信息;猫咪、野外的马也会急火攻心,突然晕倒;经常在半夜偷偷潜入鸦片种植场大嚼特嚼的窃贼,居然是小袋鼠;很多动物身上出现“刻板行为”其实很像人类的强迫症;鹦鹉喜欢拔自己的羽毛,直到鲜血淋漓,它可能也有自虐倾向;动物也有性高潮,马会做出“性感”的凹背姿势……人类许多行为和病症的奥秘深植于动物身上,动物也会和人一样患心脏病、多度肥胖、厌食症、癌症。

我们与动物的关系历史悠久且深刻。从身体到行为,从心理到社会,形成了我们日常生存奋斗的基础。人兽同源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医生和患者都需要让思考跨越病床界限,延伸到农家院、丛林、海洋和天空。因为这个世界的健康并不只取决于我们人类,二是由这星球上素有生物的生活、成长、患病和痊愈来决定。


芭芭拉·纳特森—霍洛威茨(Barbara Natterson-Horowitz),在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博士。现为UCLA医学院心血管科主任,洛杉矶动物园医学顾问。通过对人兽同源学的研究,了解动物的健康状况,为人类身体及心理健康的改善和治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共病时代》是她最具影响力的作品。

凯瑟琳·鲍尔斯(Kathryn Bowers),曾担任《大西洋月刊》编辑,为CNN专栏制作人。现在UCLA教授医学叙事写作课程,并撰写生物学、进化学以及医疗健康等相关领域的文章。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梧鸣室
    视角新奇的科普读物,实例很多。在我们意识到某些病症不独为人类所有之时,在专门治疗人类的医生能够放下自己的傲慢与治疗动物的兽医展开对话 可能会对于疾病有更好的认知,对于防治思路也能够有所启发。我得承认,得知癌症和抑郁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与生物本来的基因机制相关这个事实确乎对我有安慰作用。动物的非生殖目的性行为以及其中性病的发生、传播这一章节也蛮有意思。肥胖是一种环境性失调。自戕自残的安慰机制,昏厥背后的海洋起源……说真的,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会蛮有意思的。平常难以意识到,我们居然会把“某些疾病只有我们人类会得”当作一种值得炫耀的事,从而对自己的盲点无知。这本书好就好在,它提醒了我们作为一种动物,身上与地球其它物种相同的那种动物性。坏也坏在过分强调动物性了,有时候有简单归因的趋势。2022-05-02
  • 临渊
    如果不想读那么多考证的细节,其实这本书就讲了四个字:人兽同源。但很有有趣的地方就在作者描述的细节之中,想看可以仔细看,不想看大概翻翻也不错。2022-09-20
  • 昆德拉密度美学
    光凭第四章就值回票价,妙趣横生2022-05-2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