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清冈卓行1922年生于大连,“大连作为贸易自由港的国际性氛围,以及明亮而清爽的环境,是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这种对大连的爱着和乡愁奠定了诗人、小说家清冈卓行心中的文学风土。

1969年清冈卓行满怀悲痛和思念之情写下了小说处女作《清晨的悲哀》。这部小说不单纯是倾诉“失去妻子”的悲哀,更传递了清冈卓行丧失故乡的苦闷。充满怀恋的大连不属于自己,而在大连相识、相恋,最后结合在一起的妻子也离自己而去,至此,对清冈卓行来说,一切与大连的关联全部丧失。

后来在《洋槐树下的大连》小说后续中,他写道,“我连续做着与大连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工作,大概会成为我今后回避不掉的命运。”

——柴红梅《二十世纪日本文学与大连》


清冈卓行,1922年6月29日生于大连。1969年发表《洋槐树下的大连》,获第62届芥川文学奖。上世纪80年代重访大连后出版《大连小景集》、《在大连港》等,1992年出版《大连小说全集(上·下)》。2006年6月3日因间质性肺炎病逝于东京。另有诗集《冻结的火焰》、评论集《废墟里捡到的镜子》、译著《兰波诗集》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Faust
    回声书店版本已经买不到了,收到平田邮件回复后,静静地读完了98年魏大海的译文。2023-06-09
  • Jackie
    书很好看。多打一星是因为书中和大连的联系,滤镜的折射避免不了的。这种“类似小说的东西”表达“散落宇宙的现实”,穿越那么长的时间,实实在在的落在我每天生活的城市,让我在读的时候,脑子里各种天马行空的意象:波拉尼奥啦,遗忘诗行啦,鲸鱼马戏团啦……还有音乐。翻译的文字真好。每次碰到“都会”这个词都要停下来琢磨一下。2022-09-05
  • Nosferatu
    五个中短篇的内容竟出奇一致,都是步入中年的鳏夫老师面临的情感问题和人生困境以及战争期间求学少年的乱中求闲自得其乐。可以看出这些夹思夹忆的文字里有作者自己的切身经历在其中,但更打动我的却是里面出现的一些曾无比熟悉的地名和景色。“真正的故乡,并非通过思考,而是通过身体感官深刻感受到的”。2021-12-2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