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论颂:梵藏汉合校•导读•译注》主要内容:《中论颂》是公元二三世纪时印度论师龙树的代表作,是大乘佛教的义理基石。该论上承般若经,下启中观派,阐述“一切皆空”的思想体系,主张一切存在唯是名言而无对应自体。这一思想不仅影响了后世所有的佛教宗派,在人类思想史上也独树一帜。

5世纪初鸠摩罗什将青目释《中论》译汉,对中国佛教的义理研习和宗派沿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龙树由此被誉为“八宗共祖”。

《中论颂:梵藏汉合校•导读•译注》梵藏本以及什译于一处,力求汇校善本并吸取学界研究成果。书中附上笔者直接译自梵文的现代汉语译注,并在每一品的开头添设“导读”以疏通文义,希望能为有志研习《中论》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叶少勇,男,1978年生,河南濮阳人。早年师从韩镜清先生研习唯识学,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是从段晴教授学习梵语和佛教文献,并于2005年和2009年分获北京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南亚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梵语写本与佛教哲学文献。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金色翅膀的
    听读过此书,解析龍树中论的好书。2018-06-18
  • 不用买。三星客气客气。不想客气了,改二星。没人能教会这些一线佛学家什么是“色“了是吗?改一星。2023-11-09
  • Kaspar Hauser
    今译和什译相互对照便于理解,但译者在第24品的导读中将世俗谛直指为“错谬”并否定其存在性,却无法苟同。龙树以归谬否定依次破斥佛教世界观中的基本概念而揭示缘起的甚深义,缘起即空而一切皆是缘生法,因此全无自性,所谓缘起本身亦是假托施设而用以破除妄念的名言;“衆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爲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即“缘起=空性=中道”;有与无、生与灭、常与断、自性与他性,乃至轮回与涅槃,既有对立,便是颠倒执著,既是缘生法,便是名言戏论,总之,无论哪一边都无真实可言;外道质疑空性破四谛、破三宝、坏因果,实际上执持自性才导致过失,反之,“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最究竟的——“諸法不可得,滅一切戲論,無人亦無處,佛亦無所說”。2023-10-0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