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所谓“超社会体系”,对应的是我们现在以“民族国家”和“世界”为两极的固化时空观和世界观,它介于社会共同体与世界之间,是一种被冠以“文明”称号的地区性体系和人文空间,这一空间凌驾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之上,但也以社会性为内涵,共同具有历史地形成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神之间关系的知识、制度与风俗习惯。

作者探讨了文明体系内在的文化复合性和文明的“杂糅现象”,并试着将之与清末民初以来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联系起来,将文明社会的人类学与比较文明研究相结合,围绕中国的历史经验,展望欧亚大陆文明动态,重新思考“夷夏之辨”,重新比较罗马王权神话与“夷夏”差序格局。


王铭铭,1962年生,人类学家。1985至1987年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研究生,1992年6月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毕业。1987年10月-1992年6月教委分派英国伦敦大学博士生,1992年6月-1994年10月英国伦敦城市大学聘任博士后,1993至1994年英国爱丁堡大学聘任博士后,1995年7月-1995年10月访问学者(台湾)。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潍坊王德兰
    超“逻辑”体系,行文上下毫无关联性2019-12-02
  • YongtoriBodon
    零零碎碎的说了很多,其中有些文章比如汉武帝那篇西式文体与特征也太浓了些。总的来说,“作为世界的华夏”与“中国并不是匀质的存在”是必须意识到的。2017-05-31
  • Joanna
    以西方的文论堆砌来解说中国的典型。有闪光点,但是论述过于拉拉杂杂。可以提供一个有益的角度,但肯定成不了经典。2023-01-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