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当代叙事理论指南》很好地体现了当前西方叙事理论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35位作者中大部分为西方著名叙事理论家。正文由“顽题新解 ”、“修正与创新”、“叙事形式与历史、政治、伦理的关系”、“超越文学叙事”等四部分组成,尾声部分进一步探讨了数字化叙事和叙事在各种先进技术的作用下(将面临)的发展和变化。约稿的高层次,论题的多元化,探讨的前沿性、创新性和权威性使这部著作成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好的叙事理论导论。

《当代叙事理论指南》的35位作者中大部分为西方著名叙事理论家。正文由“顽题新解”、“修正与创新”、“叙事形式与历史、政治、伦理的关系”、“超越文学叙事”等四部分组成,尾声部分进一步探讨了数字化叙事和叙事在各种先进技术的作用下(将面临)的发展和变化。

作者简介

绪论 当代叙事理论的传统与创新

序 幕

第一章 叙事理论的历史(上):早期发展的谱系

第二章 叙事理论的历史(下):从结构主义到现在

第三章 鬼魂和妖怪:论讲述叙事理论史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第一部分 顽题新解

第四章 隐含作者的复活:为何要操心?

第五章 重构“不可靠叙述”概念:认知方法与修辞方法的综合

第六章 作者的修辞、叙述者的(不)可靠性,相异的解读:托尔斯泰的《克莱采奏鸣曲》

第七章 亨利·詹姆斯与“视角”,或为何詹姆斯喜欢吉普

第八章 叙述学和文体学能相互做什么?

第九章 叙事虚构性的语用研究

第二部分 修正与创新

第十章 超越情节诗学:叙事进程的其他形式及《尤利西斯》中的多轨迹进展探索

第十一章 他们猎虎,不是吗?:《漫长的告别》中的路径与对位法

第十二章 空间诗学与阿兰达蒂一洛伊的《微物之神》

第十三章 观察者眼中的“我”:模棱两可的依附现象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局限

第十四章 新叙事:现实主义小说和当代电影怎样表达不可叙述之事

第十五章 作为叙事特征和叙事动力的自我意识:在文类设计中讲述者与信息提供者的关系

第十六章 坡的《椭圆形画像》中顺序、嵌入以及文字成像的效果

第十七章 《达洛维夫人》的后代:《时时刻刻》作为第二等级叙事

第三部分 叙事形式与历史、政治、伦理的关系

第十八章 文类、重复、时间顺序:圣经叙事学的一些方面

第十九章 我们的术语为何不会固定不变?叙事交流示意图的细读与历史化

第二十章 叙事理论中的性别与历史:《大卫·科波菲尔》和《荒凉山庄》中的回顾性距离

第二十一章 叙事判断与修辞性叙事理论:伊恩·麦克尤万的《赎罪》

第二十二章 拉什莫尔山变化的脸庞:集体肖像与参与性的民族遗产

第二十三章 自传的麻烦:向叙事理论家提出的告诫

第二十四章 论后殖民叙事学

第二十五章 现代主义音景与智性的聆听:听觉感知的叙事研究

第二十六章 两个叙述声音,或:究竟是谁的生死故事?

第四部分 超越文学叙事

第二十七章 法内叙事与法叙事

第二十八章 第二自然、电影叙事、历史主体、《俄罗斯方舟》

第二十九章 结局的叙事化:歌剧与死亡

第三十章 音乐与(或作为)电影叙事或:这不是主导动机

第三十一章 古典器乐与叙事

第三十二章 “我是斯巴达克思!”

尾 声

第三十三章 表演艺术史上的碎片:波洛克和纳穆斯通过玻璃模糊不清

第三十四章 叙事与数码:学会用媒介思维

第三十五章 叙事的所有未来之未来

名词解释

译后记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陈美芳˙Ꙫ˙
    读者从一个理论家的著述里究竟能够吸取什么,归根结底取决于阅读时占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产生于结构主义发展势头强势的法国,经典叙事学将注意力从文本的外部转向文本的内部,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着力探讨叙事作品内部的结构规律和各种要素之间的关联。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后经典或后现代叙事理论,在分析文本时,较为注重读者和社会历史语境的作用,关注不同媒介和非文学领域,注重叙事学的跨学科研究。2020-06-21
  • 观影者
    文章的整体质量都不错,值得一读。尤其是前两章对于叙事学发展脉络的梳理非常细致,所有刚开始做叙事学研究的读者都应该看一看。2021-04-20
  • K
    具體文本有趣,花哨理論頭疼。經典敘事學注重文本作為一個整體其內部的普遍結構,如今需要不斷直面新文本新問題(社會語境、媒介、跨學科⋯⋯),但似乎又有變成「無邊的」敘事學的傾向。2021-06-1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