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唐诗三论》辑录了海外著名学者高友工、梅祖麟于1968至1978年间共同撰写的三篇研究唐诗的经典论文:《杜甫的<秋兴>:语言学批评的实践.》《唐诗的句法、用字与意象》《唐诗的语义、隐喻和典故》。两位作者从语言学角度,运用结构主义批评方法研究唐诗,对诗歌的语义变化、节奏转换、繁复意象及错综语汇进行了细致详实的分析,并在论述过程中对中西诗歌作了精湛的比较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条进入中国古典诗歌世界的可能路径。


高友工

1929年生。1952年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赴美,196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起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学系,至1999年6月荣休。对“中国抒情传统学派”理论有奠基之功,著有《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

梅祖麟

1933年生。美国康奈尔大学中国文学和哲学教授。在汉语语法史和汉藏语言比较研究领域卓有建树,著有《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weiwei
    听G先生谈过一些两位作者的事,致敬之书。2013-10-28
  • 彼何人斯
    非常好的語感,觸及近體詩語言的核心問題,但結構主義的分析有時並不那樣貼切。另外記住了兩個人名:蘇珊·朗格(句法和音樂)、諾曼·雅各布森(對等原則)。2017-12-07
  • 隨安室
    装帧雅洁,读之畅惬。对比研究需要克服沟通不同系统的困难,高氏(和梅氏)移植结构主义诗学以分析近体诗的成功就在于他清晰地认识到了理论本身的局限(当然近体诗本身就很适合用结构主义方法去分析),不作扭捏含混语,整个修整的过程条脉分明(考察雅格布森所谓的诗的作用是将对等原则从选择过程带入组合过程,拈出意象语言/推论语言—隐喻语言/分析语言),而由此对其的批评也能方便地循次展开。另:校对出错太多!2017-04-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