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30年代以来,哲学分裂为两大阵营:在英语世界盛行的分析传统和在欧洲大陆流行的欧陆传统。《分道而行》通过一个关键性事件考察了这一分裂的起源:1929年在瑞士达沃斯,卡西尔和海德格尔之间的争论。参加这一分水岭事件的还有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维也纳学派的卡尔纳普。 作者解释了哲学分歧是如何与政治事件交织在一起的。海德格尔和卡尔纳普都将他们的哲学努力与个子的激进社会观相联系。卡尔纳普属于左派,海德格尔属于右派,而卡西尔则属于自由派的共和主义者。


迈克尔·弗里德曼,生于1947年,斯坦福大学Frederick P.Rehmus Family人文科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康德、科学哲学、20世纪哲学史以及从康德到逻辑经验主义时期哲学与科学的互动等等。除《分道而行》外,其主要著作还有《时空理论的基础:相对沦物理学与科学哲学》;《康德与精确科学》;《重新思考逻辑实证主义》;《理性性的动力学》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马蹄北去
    比预想中的还精彩。非常清晰地阐述了西南学派—胡塞尔—海德格尔,马堡学派—弗雷格—卡尔纳普这两条思想脉络,以及卡西尔作为新康德主义的折衷者在试图统一这两条脉络所做的努力。卡西尔以及胡塞尔所设想的,建基于理性的普遍哲学,在分析哲学中被澄清—拒斥,在欧陆哲学中被解构—消解,二十世纪的两大哲学传统由此而始2020-11-06
  • Shinji
    这两大传统在思想上的完全疏远,它们彼此之间几乎完全缺乏相互理解,源于1933年纳粹的掌权以及随之而来的知识分子移民。在此之前,由卡尔纳普所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非常积极地参与德语哲学舞台上的其他潮流——新康德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甚至是当时由海德格尔所发展的“生存论—解释学的”现象学变种。然而,在国家社会主义时期,胡塞尔去世,卡尔纳普和卡西尔都移民国外。“科学的哲学”完全离开了德语世界,最终在美国重新安家落户。这里它与(特别是来自英国的)英语世界哲学思想中的其他主要潮流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我们现在所谓的分析传统。而留在欧洲的唯一真正的大哲学家就是海德格尔本人,难怪我们现在所谓的欧陆传统都是从他那里开始的。2019-09-13
  • 克莱采奏鸣曲
    这本对海德格尔所谓的本真性诠释得最清晰。其实真正的分水岭不是在弗雷格与胡塞尔之间么。从新康德主义背景引入现象学才是完整的,别的书只跟你讲心理学背景啥的真不够味道。拿这本书了解一下海德格尔的基本思路还是不错的,不过我最大的收获是感到有必要重读康德……翻译非常好。2018-09-1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