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解除佔領、神武景氣,經濟的復甦讓日本人喊出「已不再是戰後了」。

一段日本戰後邁向重生之路的歷程。

……貧乏的日本,和世界其它國家比較起來,消費與投資的潛在需要或許仍然很高也說不定,但比起戰後的一段時間,那個慾望的熾熱程度,明顯地減少了。已不再是戰後了。——《經濟白書》 1956.7.7

所得倍增、高度成長政策的結果,在社會的動向上,物質至上主義覆蓋了國民的全部,閒暇娛樂、休假,那樣的日常生活充滿了無責任、柔弱的「元祿風格」的社會現象,正支配著日本。—— 福田赳夫 1964.6.14

一九五二年四月二十八日,《舊金山和約》生效,日本脫離佔領,重新成為獨立國家。

而朝鮮半島爆發的戰爭,也給日本帶來經濟復興的希望。韓戰特需、神武景氣……除卻武力後的日本,再次以經濟力向世界進軍。

但在經濟富足後,各種問題也逐漸深刻,憲法九條、安保鬥爭、環境污染、沖繩問題……

因目標不確定而搖晃的日本社會,在以大阪萬博達到高峰的「昭和元祿」後,是否又會落入另一個衰落循環?

本書作者以講論授課的方式,用淺白的文字,為讀者們抽絲剝繭,理解戰後昭和的歷程,看人民如何在艱困中求生存,並開創出新的榮景。讀歷史的目的,不僅是在增廣見聞,更是作為思考未來的基礎。日本的這段歷史,相信也會給台灣的讀者們,帶來許多的的思考與啟發。


半藤一利

一九三○年出生於東京。

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後,進入文藝春秋社。

歷經《週刊文春》編輯長、《文藝春秋》編輯長、專務取締役(總經理)等職,現為專門作家。

主要著作有《日本最長的一日》、《是漱石先生呦》正、續篇(文藝春秋,一九九二。獲得新田次郎文學賞)、《諾門罕之夏》(文藝春秋,一九九八。獲得山本七平賞)、《來談戰爭與和平》(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二○一○)、《昭和與日本人的失敗本質》(新講社,二○一一)等多部作品。

林錚顗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東京大學東洋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旅居西雅圖十餘年,為當地華文報紙《西華報》和《華聲報》撰寫評論、專欄多年。

譯有:《住宅巡禮》、《意中的建築》上下(以上左岸文化)、《鏡像下的日本人》、《罪惡的代價》、《隱私不保的年代》(以上博雅書屋)、《昭和史 第一部 1926 ~ 1945》(玉山社)等多部作品。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如水
    相对来说不如前几本那么详细,不过可读性和感情性依旧,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的思考。2017-05-31
  • 灯证
    【藏书阁打卡】从旧金山和约前后开篇讲到冲绳归还,总有一种一代首相干一件大事的感觉,太多后见之明与吹捧了,立场随风倒。有好有坏,好在作者亲历了那个时代,可以感受到时代的气氛,和很多人有一定的交往,也提供了作者所处的《文艺春秋》在对待这些历史事件时的实时反应,坏在作者议论太繁,如果说作者评论远山茂树、今井清一、藤原彰的《昭和史》是“人是不存在的”,那么这本书则恰好走到了反面,人太突出了。作者经济方面有些笨拙,所以讲到战后史时,只能依赖自己和当事人的交往与逸话补充。从“祭りは終わった、さあ働こう”到“ デモは終わった、さあ就職だ”,政治的季节转变为经济的季节。四十年论的印证挺有意思的,看来日本要失去四十年到2032年才有救(。当然终章的期许乃是历史学家的废话。2020-11-14
  • 咚咚tomato
    看完4部昭和史的评分,最大的感慨就是对半藤一利的风格逐渐接受的过程。从《幕末史》开始提供的一种对抗主流叙事的非萨长史观难能可贵,但我没有总结出属于作者的统一特色。《昭和史》一开始因为是授课口述整理觉得过于琐碎不集中在大事件上,后来愈发觉得这种史学视角难能可贵,而其原因是“人”的存在,避免了历史最常见只有伟人和大事件的宏大视角。看到后来我更关注的事一件历史留痕的大事件或大时代中,作者本人的反应,描述其《周刊文春》编辑部的反应,各界人士的反应甚至是作者生活周边小卖店阿姨这种路人普通社会状态的描述,这些往往都是在史书宏大叙事中不曾提及的。普通人在历史长河中遗失,最多以一种整体状态或数字被包含在内,但他们也曾生活于这段历史的时光中,对此进行的记录更佳珍贵,与经典宏大叙事相结合也能让历史更加鲜活。2021-07-0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