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论道德的谱系》的主旨并不在于探问道德的未来,而是探问道德的过去,道德的来源与历史,即那依然笼罩在黑暗之中,或者至少是向黑暗深处延伸的来源与历史。《论道德的谱系》为道德制定了一个家谱,而其副标题“一篇论战檄文”则暗示着,尼采将在这里探讨一些颇具挑衅性的东西,而读者也很快 就会知道,被我们今天视作高贵正派的那些价值却有着粗俗鄙陋的起源,而善与恶则有着非常可疑的祖先。这《论道德的谱系》深入到了人类心灵史的深 处,是一部深刻的书。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 —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而深刻的批判与讨论,对于其后西方哲学和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重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沉思》、《人性的,太人性的》、《朝霞》、《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论道德的谱系》、《偶像的黄昏》、《敌基督者》、《看哪!这人》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snow
    译得好的地方特别好,译得糟的地方特别糟2021-06-07
  • shiyi
    在奴隶道德绑架的世界下,漂亮的,强壮的现在大多数变成了"奴隶"的一员。对于那些一直享有着"贵族"权利的阶层,奴隶道德相比于贵族道德更加使他们的权利稳如泰山。这样世界就统一了,没人不爱奴隶道德2020-04-20
  • 玩樂場
    用整整三天读一本不到两百页的书,偏爱第一章和第二章,对尼采的印象从学期中的晦涩难懂到现在的彻底为之折服。他说与高贵的道德(好坏)来源——那种凯旋式的自我肯定——完全不同,奴隶价值下的道德是仇恨的道德(善恶),是对“非我”的否定。他说怨恨的道德将弱者的弱解释为自愿的选择,一种功绩,一种高尚。他也解释了负罪与良心谴责的关系:人恐惧外界机制(某种惩罚),从而将自身的恶内向化,形成“良心谴责”。读完这一章突然理解了以前读过的书,理解了为什么有人用宗教解释卡夫卡无由来的负罪感,这不就是宗教机制吗?竟然要这么理解“神的起源是恐惧”?信仰逐渐消失意味着人类将从其对先人的全部负债感中解放出来?我们将到达何处,尼采并非目的论者,他的答案仅仅是——彼岸。2019-05-3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