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周瘦鹃是民国时期通俗文学“礼拜六派”创始人之一,著名的翻译家、作家、出版家和电影评论家。在思想上他实践“新旧兼备”的改良主张,将国粹与西化熔于一炉。其小说创作颂扬“高尚纯洁”的爱情,同情妇女与弱势群体;形式上文言与白话并重,传承中国抒情传统,借鉴西方小说技巧,具有雅俗共赏的美学价值。他通过“影戏小说”等引进西方电影观念,为中国早期电影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瘦鹃与紫罗兰的爱情传奇,事实与虚构交错,反映了民国时期爱情、婚姻与家庭的复杂性。同时,周氏及其同人把紫罗兰打造成文学杂志的品牌,以传统名花美人的审美意趣打造时尚女郎的形象,藉以传播现代物质文明,给市民大众带来美好明天的憧憬。

《紫罗兰的魅影》凝聚了陈建华教授多年研究成果,材料扎实,角度新颖,方法上将微观与宏观、实证与理论相结合,充分体现海内外关于民国文学与城市研究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国学术传统的优势,不仅对于周瘦鹃研究具国际前沿性,对于民国通俗文学与都市大众文化的研究也具示范意义。


陈建华,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哈佛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美国欧柏林学院、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与台湾中研院访问学者。现任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著作有Revolution and Form: Mao Dun’s Early Fiction and Chinese Literary Modernity (Brill, 2018)、From Revolution to the Republic: Chen Jianhua on Vernacular Chinese Modernity (M. E. Sharpe, 2013)、《中国江浙地区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社会意识与文学》《“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帝...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大马士革玫瑰
    杰作,比本土学者更多一丝余味,更比乃师李欧梵多些风流。对周瘦鹃的叙述和评价已届顶峰,最喜欢的一句话在序章:三四十年代国家四分五裂,整个民族遭受战争的劫难,在孤岛、日据、国统的轮替中上海也历经阵痛,周瘦鹃生活上屡经迁徙,文运颠簸,写得少,零打碎敲,多属随笔之类,总之是盛况不再。那些直斥总统军阀的意气,与市民大众脉搏相通的气场,传教士般的救世训诫,皆属过去式。上海的公民社会尚未断命,还在徘徊踯躅,但对于周瘦鹃一派而言,狼虎会星流云散,文学的花样年华已经过去。陈建华现在是我写作论文的榜样之一了。2023-11-14
  • 笑牵衣
    4.5,用心,扎实,分析紫罗兰形象与周氏心态一节好看。(ps每次读这类研究,都希望能多一些主流视野之外的近代文学作品重印)2022-07-18
  • 紫曦
    **(脏话感叹),写太好了,或许是国内顶级水平2022-10-2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