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歷史不等於背誦,更重要的是──思考。

當「網路上找到的事物」被偽裝成知識,

該如何從龐雜且真偽難辨的訊息中抽絲剝繭,找出事實的脈絡?

本書以真實歷史事件為本並佐以史料,引領讀者批判性地重新解讀歷史,

真正地──像史家一般閱讀。

歷史不是人名、地名、年代、事件的堆砌,閱讀歷史更非背誦強記。本書顛覆你對歷史的認知,幫助你批判性地閱讀史料,提出關於歷史證據性質的深入問題,有助於提升閱讀素養,培養歷史思維。

本書共有八章,每章環繞著一個美國的歷史問題(起始於開拓、殖民與詹姆士鎮的事件,結束於古巴飛彈危機),由實例教導讀者如何探究史源與史料脈絡化,為歷史學的閱讀、教學與思考作出示範。

每章附有該主題所需要的教材──一手文獻、表格、圖像與政治漫畫、網路上哪裡可以找到額外資源的諸多建議,以及指導讀者如何貼近核心歷史觀念。讀者可一步步學習本書的取徑,強化思考力、判斷力,大幅提升閱讀素養。

像史家一般閱讀,當面對過往史實或今日的新聞事件,乃至工作及生活瑣事,你將更能看清事件的來龍去脈及透析本質,有效地處理過去及現在的複雜性。歷史從不是腐舊片段的沉積,而能面對今日,面向明天。

本書教你──

1. 創造性地運用教科書,不受政治風潮的影響。

2. 區分歷史與迷思,了解歷史知識是被建構出來的。

3. 質疑史料,判斷史料的可信度及代表性。

4. 探究文獻的史源與史料脈絡化。

5. 綜合多重的歷史記述。

6. 進行以證據為基礎的思考與論證。

7. 活用視覺史料來探究歷史。

8. 以複數的歷史(histories)解釋事件。

9. 區分虛構小說與歷史。

10. 激發對當代議題的進一步研究。


Sam Wineburg

史丹佛大學瑪格麗特.傑克斯教育與(榮譽)歷史講座教授,著有《歷史思維與其他不自然的舉動:導向歷史教育的未來》(Historical Thinking and Other Unnatural Acts: Charting the Future of Teaching the Past)。

Daisy Martin

美國教育部所支持的全國歷史教育信息交換所(National History Education Clearinghouse, teachinghistory.org)之歷史教育部門主任。此交換所位於喬治‧梅森大學羅伊‧羅森維格歷史與新媒體中心。

Chauncey Monte-Sano,密西根大學的教育學副教授。

【譯者簡介】

宋家復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博士,現任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人类自由落体
    重要的是方法(史源,脉络化,史料分析运用,观点思辨),主要是对美国历史内容不感兴趣,32倍速看完,但即使本土化,对初高中历史教学影响也不大,毕竟那是唯分数论的地方,追求知识在那里是浪费时间。本书更适合大学学习也更启发历史教学者2023-08-13
  • 雨吁
    懒惰如我暗自期待着本土历史教学领域的教育实践与成果(2022-06-19
  • 杨sir
    古巴导弹危机如何化解的?一、真相以往的叙述是——肯尼迪展示强硬,赫鲁晓夫妥协。但根据作者考证,不只是赫鲁晓夫妥协,肯尼迪也妥协了——他撤出了美国在伊朗部署的导弹。也就是说,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达成了协议,各退一步,危机从而得以化解。二、为何选择性记忆?肯尼迪一向以强硬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如果外界知晓他对赫鲁晓夫妥协了,那么肯定会影响他在美国人民心目中的人设,从而影响支持率。国际社会若知晓内幕则会影响美国的霸权形象。三、后果如果我们接受了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第一种叙述,即是肯尼迪的强硬使美国克服了危机。那么吸取经验的后来者下次遇到危机便会再次以强硬应对之。可是真相是政治是妥协的艺术,危机的化解靠的不是强硬而是妥协。2022-08-0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