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不想活下去的孩子:自杀孩子心理分析及治疗》共有十一章,在开始的第一章及第八章均为儿童及青少年个案的描述与讨论。第二章则比较成人与儿童自杀理论之异同。第三章叙述孩子自杀行为所表达的信息及含意,作者从孩子的谈话与绘画作品中分析其中含意。第四章分析孩子的人格风格,第五章则进一步探索生活环境事件对自杀的影响。第六章详述孩子的死亡的重点是放在家庭内的无解题,这些无法解决或很难解决的困境与自杀行为的互动。第九章根据以上观点的角度扩展孩子自杀理论最后则讨论治疗层面的原则及重点。

《不想活下去的孩子:自杀孩子心理分析及治疗》集学术讨论、研究治疗于一处,是一本专为心理治疗师、教师及家长分析研究少年心理疾病提的咨询手册。


欧巴克博士,是纽约州叶史瓦大学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青少年自杀诊所的资深临床心理医师。在这之前,他在以色列巴伊兰大学任副教授,曾于1987至1989年在美国叶须瓦大学做休假研究。

作者欧巴克博士的学术经历如下:

1968年获巴伊兰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

1971年获叶史瓦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

1974年获叶史瓦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他于叶史瓦大学接受临床心理训练,另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及其他大学学府的客座教授。欧巴克博士从事自杀临床工作已十几年。此外,他主持多项自杀防治计划、研究及出版相关图书。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方失失
    与其说是了解自杀的孩子,不如说用里面的观点审视自己和当今的社会,观点是或许是老了些,但当下家长的观点也并没进步到哪里去2020-08-03
  • 浪漫主义狗
    前几章和最后几章都挺好的,这本书写的有理有据,唯一的缺点可能是有点过时。里面也有很多我不能认可的地方。2019-07-24
  • 豆友182006183
    個案讓人心碎。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個坐著吊死自己的十歲孩子。20年過去了,本書提出的理論与實踐框架多多少少有些不夠系統、過於片面与簡化了,但是把家庭因素納入到孩子自殺危機的治療与評估里的基本思路的確意義重大。書中誠實地描述父母對孩子的拒絕、敵意、操縱、威脅、拋棄:父母要孩子來解決他們間無法解開的難題;父母把自身的傷痛放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當做替罪羔羊;父母實際對自身的缺失与衝突感到憤怒,卻把這份憤怒發洩到孩子身上;父母自身有憂鬱症渴求死亡,所以潛意識裡鼓勵孩子自殺等等。同時,此書也努力為兒童的痛苦与絕望“正名”:年齡小並不意味著孩子的痛苦要比成人少、絕望的體驗要比成人膚淺。在父母失職甚至“失格”卻把孩子送去楊永信集中營的中國,如果有父母資格考試的話,這本書要列入必考書單呵呵o(∩_∩)o。2020-05-0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