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些是1981年旅行时寄给北京亲友的信。我哥哥嘉曜极喜欢这些信,说要发表。他不是出版家,说说罢了。1993年回国,住在嘉曜留给我的房子里,收拾房间时发现了这些旧信,用心捆扎在一个盒子里。有朋友读了些片断,愿帮我出版,于是我请妹妹小琳输入电脑,作了些修整,删除了纯属家务事的部分,给了这位朋友。不知怎么就搁下了。此后几年,有朋友约稿时,曾把其中的一些段落裁下来充数。二十几年前的文字,今天是老掉牙了,但陈希米惜老,张罗把这些信全文出版,在下深表感谢。——陈嘉映

陈嘉映,1952年生,先后任教北京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其学术贯通欧陆现象学与英美分析哲学,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哲学·科学·常识》《说理》《价值的理由》等;译有二十世纪极重要的两部哲学著作: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深情的艾老师
    为什么要永恒?流动又有什么不好?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生活点化成一尊不朽的、同时也不知其年轻不知其苍老的石雕?2023-08-11
  • Q
    陈的这本,不是他的粉丝的话估计很难看下去。读完倒是在自由的幻景中激起了年轻时的豪情,比现在更年轻,比现在更无畏,比现在更热烈,还有文人独特的絮语,无不让人感到熟悉亲切,就是那种思索和天真烂漫,与自然结成更神圣的同盟,于天地浩瀚中感知自身实存,在想象中冲破画地为牢的现实感,连接过去未来逝去的亡灵与已经永久消逝的智者们,整个世界和谐一体,广阔丰厚不已,生命在其中充盈无比……2023-07-27
  • 莫水
    虽说是家信,确是实实在在的一本游记。从石家庄开始,到西北,西南,经过东南和东部,回到北京。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确是开阔了很多知识。2022-11-1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