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系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阿尔夫·德里克研究无政府主义的专著,讨论无政府主义自晚清传入中国直到1940年代最终消亡的历史轨迹。分析了中国早期革命家,如江亢虎、戴季陶、张静江、刘师复等受无证府主义影响的情况,填补了中华民国史研究的空白。


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 1940-),生于土耳其,美国俄勒冈大学“耐特社会科学讲座教授”(Knight Professor of Social Science)。德里克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中国革命史的研究,《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起源》、《中国共产主义的起源》、《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等著作奠定了其在西方学界的中国研究权威学者的地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里克更将其理论撰著的领域扩展至后殖民批评与文化研究,《革命之后:警惕全球资本主义》、《后殖民氛围》等著作令其跻身当代美国社会科学界重量级学者的行列。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呆呆鹅
    即使很多无政府主义者实质上只是革命机会主义者,对自己的理论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也误判了中国的现实,但是,只要中国的激进主义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丰富的理想主义,无政府主义就会继续以其革命幻想的真诚性影响激进分子,乃至到共和国之后——无政府主义是自190x年就已经兴起的一股“乱世潜流”。通过抓理论抓特征的方式,摸索着一股隐匿在深处的思潮,似有夸大之嫌。理论性很强,翻译也比较糟糕,能从译文中看出原英文的语句结构……很难读,但也不得不读。2021-05-16
  • 顾准有我们
    总算把无政府主义和革命、道德、自由主义搞明白了。论述晚清国家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世界”面向很受用。2017-12-11
  • 酸吗
    无政府主义者的诉求,不同的派系主张和源流都梳理的非常清晰,特别抓住了无政府主义“社会”“教育”“非强迫”的应有之义。无政府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者的分歧并不只在“国家”是否应该存在,而更内核的问题在于手段与目的是否可分,是否应分。缺点可能是后段有些啰嗦,不免自我重复,陷入对材料语言的无意识模仿,但更大的问题似乎是,“社会”真的先验存在,而自然的成为争论焦点吗?亦或“社会”本身就是在争论中被建立起来的概念,因而早就以super sign(借刘禾概念)掩埋了许多内蕴丰富的,其他形式的“共同体”2019-06-0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