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同性恋研究》分为同性恋的历史叙述、经验调查和理论阐释三部分。作者在梳理中西同性恋史的基础上论述了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同性恋理论,即标签-互动论、社会建构主义和酷儿理论等。民国时期同性恋话语的演变很终诞生了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同性恋身份与人格,它涉及同性恋身份和主体的本土性与植入性之争。经验研究部分主要探讨同性恋个体的生存现状、择友偏好、性角色与性别角色、代际差异与同性恋认同模式以及“同直婚”等,认为孝道、关系伦理和文化偏见等因素导致家庭出柜成为两难困境。《同性恋研究》亦讨论了优SHOU*选化背景下的同性恋亚文化、消费主义、“石墙骚乱”的神话制造以及第三世界的同性恋群体在面对西方性话语和性实践时如何自我表达的问题。很后通过“红色酷儿理论”批判性地反思同性恋研究中的“橱柜”政治学和身份政治。


王晴锋,浙江绍兴人,社会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研究中心副教授,在《世界民族》《南亚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主要研究领域为性态研究、社会学理论,也关注东南亚地区的种姓制度、部落文化和纳萨尔运动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非虛構
    如果同性戀者不再遭受歧視,如果他們不再有恐懼意識,如果他們因此也不再有一種被壓迫的感覺,如果異性戀不再以文化和社會的正常化和平庸化的名義擋住同性戀者走自己想走的重要道路,同性戀早就消失了。如果他們有著與異性戀平等的權利,甚至被承認有同等的政治權利,他們就不再需要練習身份認同,就不再需要一次次發出聲明,說什麼作為男同或女同,並不在於他們自身的責任,而是由於大自然所為或在幼兒早期遭受一種本能衝動的命運所致;他們作為同性戀者,其實比其他人有著更文明的行為方式,並且無論如何不在第一層面上是個同性戀者,如果社會不是這麼道責他們,作為男同和女同,實際上是對父權式的一夫一妻製造的重男輕女的反叛和一種替代選擇,這幫助他們的慾望最終得以自由釋放。2023-05-08
  • QAQ
    非常好的梳理 关于仪式和身份政治还得多看几遍2023-03-17
  • 达尔文
    第三章真的太好了,光这一章就值得五星,内地太缺这样的研究了,这本很难得2022-09-1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