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为我们研究和保护史诗、口头传统和无形的文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沃尔特·翁(Walter J.Ong.1912-2003),生前任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教授.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核心人物。他以研究中世纪人文学者彼得·拉米斯(Peter Ramus)和口语文化著称。他提出了口语文化一书面文化的两极性概念,首创原生口语文化和次生口语文化的分野,界定了原生口语文化的九大特征。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拉米斯、方法和对话的式微》(Ramus,Method,and the Decay of Dialogue,1958)、《语词的在场》(The Presence of the Word,1967)、《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1982)等。

何道宽,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政府津贴专家,曾任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翻译协会高级顾问,从事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20余年,著译约800万字。著作有《中...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生命凋零
    非常有启发性的一本书,不过作者着意主要还是在于比较口语、文字、印刷术对个人认知思考方式的影响改变,而对这些技术形成的整体社会效应着墨较少。另外就是翻译不是很理想。2011-02-24
  • 陈小二
    1、习惯于书面文化的我们总认为这是一种理所当然;2、印刷术的来临,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复制”两字,思维的转化是最深也是最隐蔽的;3、思想栖居在言语里,而不是在书面文本里,但分析性的逻辑是伴着文本而到来的;4、两者的差异可引起文学、戏剧、种族等的思索;5、次生口语文化的到来,既是失落的原始口语文化的复苏,也是对文字统治地位的传承与颠覆。2010-07-11
  • T-Margaret
    帮助我们梳理口语、文字、印刷术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们思维意识的影响2010-12-1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