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马拉美对法国诗歌和文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马拉美非常难懂,这两个原因足以解释为什么象征主义文学艺术偃旗息鼓那么长时间后,象征主义大师马拉美至今还在获得法国乃至世界各国学者持续而耐心的解读。从朗西埃列出的参考文献来看,除了马拉美研究专家的专著与论文,巴迪欧、布朗肖、德里达、拉库– 拉巴尔特、萨特、瓦莱里等法国著名作家或哲学家均写过评论马拉美的文章。而朗西埃的这本《马拉美:塞壬的政治》一面再次说明马拉美是个取之不尽的宝藏,另一面也为其他意图寻宝的人提供了一份简明的地图。

《马拉美:塞壬的政治》意在弄清马拉美作品难解的原因,同时对难解之作展开解读。在朗西埃看来,马拉美的诗歌没有半点精英主义色彩,它只是诗人在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先知”使命后做出的自觉选择:只有不受今日之需求的影响,才能为明日之庆典谱写出真正的颂歌。这就是在海浪中若隐若现的塞壬的政治。


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1940— )当代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欧洲研究生院哲学教授,巴黎第八大学哲学荣誉教授。其写作内容主要集中于美学、艺术哲学、政治哲学等领域。代表作有《图像的命运》《政治的边缘》《文学的政治》《词语的肉身》《哲学家和他的穷人们》等。

译者简介

曹丹红,198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99年进入南京大学法语专业学习,2008年取得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国巴黎索邦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法国文论。已翻译出版了《批评与临床》《日常生活颂歌》《柏拉图的理想国》《艺术家的责任》等多部法国文学及社科名著。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光昕
    一篇无法在权威核心上发表的长篇研究论文,但足够精彩。分析马拉美之难和为何难?并不降低难度,也不增魅,而是把橘子瓣掰开了。感觉比布朗肖在论述上清晰些。他们都爱从塞壬的形象谈起,音乐填满了神遁后的脚印。“作为思想的诗歌”一节缝补了我许多困惑。附录有“马拉美诗文选”,少即是多。2018-04-17
  • 沙砾于飞
    3月5日:刚刚送到,开本好小。3月9日读毕,翻译语感很好,传达出了朗西埃诗论的诗性。葛译马拉美诗其实并不佳,不知译者为何过誉(或是隐晦地比较?)2018-03-09
  • 羊以
    写得很好看。如果基准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前面那一章说理念消亡之后,取代模型的是事件,是瞬间,一种波德莱尔的取向。而后一章又说音乐是理念的精神化形式,它的抽象性把美学转变为宗教,是否又重新返回了他在之前声称取消的东西?直到另一章他以舞蹈作为新的切入点,直接进入了黑格尔的问题2017-11-1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