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安德列・别雷(1880—1934),俄国象征主义诗人、作家,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父亲是大学数学系教授,母亲爱好音乐,擅长钢琴演奏,数学的精确性和音乐的艺术性都在别雷的创作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别雷自1901年开始发表小说《银鸽》《彼得堡》《莫斯科》《头面像》等。

内容简介

在西方,安德列•别雷被看作是20世纪俄国小说家纳博科夫更是将安德列•别雷最重要的作品《彼得堡》与西方的另外三部划时代作品——《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变形记》一起,列为他最欣赏的20世纪西方四大名著。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看不见的城市
    非常符合“象征主义作家”这个身份的代表作了。别雷的彼得堡,乔伊斯的都柏林以及安图内斯的里斯本(尤其是《返航》里的里斯本)各有相似又各具特色同时也都有作者赋予的象征性。别雷的小说是对普希金的复写与重构,因为作者意愿的关系其象征性远大于叙事效果。以及,这本书还是应该出个评注本啊~2019-10-03
  • Black Star
    别雷用他天马行空的独异语言把到他为止的俄罗斯传统文学掀了个底朝天。读完了《彼得堡》我们就不奇怪许多俄罗斯天才作家与导演都是哪来的灵感了,这是一个巴拉巴诺夫式的故事,用索科洛夫的镜头拍了出来,剪辑交给了小阿列克谢·日耳曼。布尔加科夫想必深爱着别雷,普拉东诺夫是他的同路人,如果马雅可夫斯基说他不喜欢别雷,那必是因为嫉妒。2020-09-01
  • 成知默
    正如别雷以普希金的诗歌串联起整部小说,他的彼得堡形象亦可视为对普希金的继承和发展,只不过,作为影子之城和罪恶之城的彼得堡,在别雷笔下拥有了更为丰富的象征,他以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十天如迷雾般混沌的彼得堡故事,宣告了沙皇统治的即将覆灭,更呈现了俄罗斯在东方与西方的撕扯与拉锯之中的矛盾与冲突,混乱与迷茫。别雷写出了风暴之中彼得堡的血肉与筋骨,但是意识流的写法之下,在叙事节奏与人物塑造方面常表现出某种割裂、游离与碎片化的特征,那些“未经消化的感觉的沸腾”与“大脑的某种游戏”常如一团乱麻,思绪纷陈,不知所往。与真实的彼得堡相比,这些如同闹剧一般的事件如漂浮于水中的无根之木,人物更是面目模糊。然而,将此联结起来的是共同的危机,是国家的、城市的,也是每个人的困境与危机,别雷以此完成了对俄罗斯命运的思考2020-10-2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