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四卷)》中“观察的理性”这一部分难度和枯燥是成正比。这部分涉及自然科学,如有机体与无机物之间的关联,甚至面相学与颅相学等,黑格尔的渊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在今天看来已经大部分都过时了,而且有不少是错误的。但这一部分的价值不在于能学到多少当时的自然科学(包括心理学、面相学、解剖学等等)的知识,而在于看黑格尔是如何摆脱当时渗透在自然科学中的机械论而立足于一个更高的层次来分析各种自认为是牢不可破的“科学规律”的,看他是如何借助于这些规律的自身矛盾性而一步步从事物外部的形态关系越来越深入到内部隐秘的本质,如何从机械论提升到有机论和自由论,最后在精神、自我意识与物质存在相统一的理解中,进入到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这会让我们对这整个现实世界的看法深刻许多。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四卷)》包括“理性”章的三个部分中的第1部分,即“观察的理性”亦即理论理性部分,涵盖了黑格尔的全部自然科学、心理学和人类学思想,全部约70万字。是邓晓芒教授一个半学期课程的内容,共22次课时才讲完这一部分。和其他卷不同,本卷主要是根据内容收入了对原著中第五章的全部解读。


邓晓芒,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农村当知青,10年后回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评为教授,2010年起改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哲学》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的翻译和研究,又旁及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中西哲学和文化比较、文艺理论和文学评论等,并积极介入社会批判和热点问题,创立了“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已出版著作29部,译著7部。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RockyWong
    在一片机械论的喧嚣中觅得生命之光2019-07-31
  • 柏拉图下港口
    第五章:理性的前半部分,即“观察的理性”。意识在知晓自己作为理性而成为一切客观存在之确定性依据后重新回到外部事物的努力,也就是“观察”,精神的发展历程在这里与自然科学接轨。描述无机物,尝试在感性实验中发现规律,最后扬弃感性自身而达到“物质”这一外在于无机物的“一”;在有机物这边,“一”取得了对有机存在之流动性本质的统摄性地位,概念即为一种目的;目的是一种精神,理性观察自己,先看自己如何思考,于是有了思维规律即形式逻辑,再看自己为什么要这么思考,于是有了内在于外在现实相联系的心理学规律;理性还觉得这种联结不够必然,开始取消外在现实的易被干扰的成分,于是走向器官面相学,最后到了僵死的头盖骨,从而于初始的目标南辕北辙——最后一部分带有喜剧色彩,是为了展现其荒谬性。观察的理性碰壁了,故重新回到自己。2021-08-19
  • 喊走哥
    正如邓老师所言,整个《精神现象学》考察的是意识的成长过程,是现实性与真理性之间迂回运动,但马克思对这一过程螺旋式上升的概括要比黑格尔圆圈式的无限循环的理解来得更为深刻。第四册的重点是自我意识在理性的观察阶段,从三个层次,即精神的愿望、行为和直接现实性对自身与现实性的联系进行考察,从而得出观察的理性还不具备最后的真理性,进而把对自我意识的考察推向了实践理性,即精神这一高度。2018-09-2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