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城市形态》希望对一个良好的聚落做出一个综合的叙述,一个与人的文脉相应相关的叙述,一个把一般的价值标准联系到具体行动的叙述。这个叙述将只限于表达人的价值与实体城市之间的关系——尽管后者在此更受重视。因此这将仅仅是一个不完整的理论,之所以如此,并非是因为讨论的范围仅限于实体空间方面,而是因为一个综合的城市理论不仅应用阐述一个城市是如何运转的,同量也应用阐述这个城市“好”在哪里。标准理论了是一种不完整的理论,只对后者做了描述,而对前者只做了假设。而流行的功能理论虽有自己的方式,但却也不自觉地像标准理论一样地片面。第二章将讨论标准理论和功能理论的不同,以及在两种理论之间建立联系的必要性。

城市形态的标准理论并不是新理论。在第四章将讨论三种不同的领先理论。书的第一部分是为陈述这些理论做准备的历史背景,是关于城市形态本质的讨论以及对于形态的价值标准的争论——这是做第一个飞跃的跳板。第四章的三种标准理论都是很有影响的理论,不仅仅是在学术上,更因为它们长久以来影响着实际的城市决策。作者提出了这些理论的不足之处。另一个更普通的理论则被安排在书的第二部分,这个理论基于“城市活动的空间围度”,虽然这个理论本身也存有问题,然而它仍然还是一个好的开端。第三部分则是把理论应用于城市的现状问题以及模式,并以此勾画出理想的城市模式草图。


凯文·林奇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达三十年之久,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在他任教期间,城市形态理论课是最受欢迎的课之一。1988年,他的家人、朋友、同事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字设立了凯文·林奇奖学金,用以奖掖后人和资助建筑学院的图书馆。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这么近,那么远
    理念和绘图都挺好的。“《城市形态》希望对一个良好的聚落做出一个综合的叙述,一个与人的文脉相应相关的叙述,一个把一般的价值标准联系到具体行动的叙述。这个叙述将只限于表达人的价值与实体城市之间的关系——尽管后者在此更受重视。因此这将仅仅是一个不完整的理论,之所以如此,并非是因为讨论的范围仅限于实体空间方面,而是因为一个综合的城市理论不仅应用阐述一个城市是如何运转的,同量也应用阐述这个城市“好”在哪里。”2017-08-08
  • reneryu
    城规百科和方法论。城规视角的城市形态,对好的形态和好的形态是否存在的反思。第一部分很精彩,集成历史地理、城市理论、城规史、城规哲学,怼19、20世纪的规划大师乌托邦,怼城规政策背后的价值观。第二部分城市设计百科,Jane Jacobs风,对城规中的形态的主观描述性论述。第三部分还是描述性质,质性阐述城市研究问题。附录A和D总结城市理论和城市形态。内容本来也是通俗风、需要意会,翻译成中文加上专有名词的丢失就显得太口语化,语言强度弱。2017-12-27
  • 午鸟声息
    此形态,非彼形态,建议所有翻译的都好好琢磨该怎么翻译一个题目2023-06-0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