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人文与社会译丛:象征交换与死亡》讲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历史经历了“仿造”、“生产”和“仿真”这三种不同的仿象,它们分别对应于价值的自然规律、商品规律和结构规律。作者通过分析劳动、时尚、身体、死亡、诗歌语言等多层面的社会文化现象,指出仿真原则现在已经替代过去的现实原则支配着一切,不论是政治经济学还是精神分析学,在今天都已成为守法的革命,丧失了有效性和激进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反馈赠中的馈赠可逆性、牺牲中的交换可逆性、循环中的时间可逆性、摧毁中的生产可逆性、死亡中的生命可逆性、易位书写中韵语言单位和价值的可逆性。这一巨大而同一的形式是毁灭与死亡的形式,它可以在仿真的极限,终结线性的时间、语言、经济和权力,这就是象征交换。这是唯一与代码结构暴力等值的象征暴力,只有这种悖论的理论和实践才能触及今天的超级现实并给予它致命的打击。

编辑推荐

《人文与社会译丛:象征交换与死亡(新版)》是让•波德里亚最主要代表作之一,也是影响最大的著作,被公认为后现代理论与文化研究的最重要、最经典阐述之一。

名人推荐

《象征交换与死亡》无疑是波德里亚最重要的著作,对于现代与后现代争论具有关键意义,也标志着他本人的后现代转向。要理解波德里亚在其思想最丰产时期所具有的复杂性和激发力,就不能错过《象征交换与死亡》。

——道格拉斯•凯尔纳

众多后现代文化的绘图者都不敢贸然离开20世纪话语中熟悉的浅水区,他们只是小心翼翼地筛选出一些基本的变化,波德里亚却向着未标明的当代深水区做最精妙的“虚拟”潜入,他为我们提供了满怀热情地探索后现代状况中最重要的新事物的模式。

——尼古拉斯•楚尔布拉格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Lotus Eater
    詩歌就是在詞語的中心恢復象徵交換。在意指話語中,所有詞語都以意義為目的,它們之間不互相回應,不互相言說,而在詩歌中相反,意義體系一旦被打破,所有的成分便開始相互交換和回應。這些成分並不是被釋放出來的,也沒有任何深層的或潛意識的內容通過它們被釋放出來:它們僅僅是被歸還給交換,這一過程本身就是快感。能量的爆炸性釋放、它的分離、它的單純偏移、它的強度都不是快感──只有可逆性才是快感的泉源。2014-05-18
  • wooody
    看了前两章,不是很懂鲍老师,只觉得怨气冲天,除了一堆新名词,无有收获。索绪尔,莫斯,马克思,麦克卢汉,还有一些福柯的大杂烩。以后需要有幸再读吧。2019-10-05
  • Klaviersonate
    ……我好不容易基本上看完了,真的,太痛苦了,这种阅读体验我不想再经历了…………和监狱的诞生一样,看不懂的地方很多,但是能看懂的真的太妙了。收获很多,也很痛苦。仿真和真实……真和假的界限又在哪里呢。2017-05-0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