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为唐代建国过程中的重要政治力量,太原功臣这一群体在唐初的政治际遇,反映了武德时期的政治模式与权力关系。《太原功臣与唐初政治》以这一群体为切入点,对晋阳起兵至李渊称帝这一过程中体现的政治关系与唐初政治结构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梳理,并对陈寅恪提出的“关陇集团”“李武韦杨婚姻集团”等中古史研究中的理论命题有所回应。此外,有关太原功臣的历史叙事,是唐初修正建国模式、重新塑造开国史的重要文本,《太原功臣与唐初政治》以此为个案,对唐初政治实践对历史观念与国史编纂的影响也略有分析。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剑疏(已黑化)
    很漂亮,意外的好,形散神不散。上篇反思陈寅恪范式,从旧有宏观历史图景出发,当成有问题意识的学术史看很不错;中篇细致研究褒勋臣诏与李唐创业过程,分析太原功臣的实相,对李渊的矛盾心理剖析颇深;下篇重审裴刘之争与李唐开国叙事,对唐初李渊亲贵政治的分析(“宇文泰与武曌的中介”)尤其有意思。能避开“关陇山东论”和“建成世民权争论”两个“纲筐二象性”的东西,小心翼翼行走,不易。地域、阶层、婚姻、政治,各种身份认同交缠在一起,不可简化复杂现实,治史难矣哉。2022-11-11
  • 逸轩博雅
    作者在检讨了陈寅恪“关陇集团”和“李武韦杨婚姻集团”理论的基础上,对唐初贞观武德政局提出了皇权主导下的亲贵政治解释框架,这一框架,并非是对陈氏理论的抛弃,而是以陈氏假说为基础,结合汪篯等前人对于“关陇集团”的解释,加以自己的分析,提出了统摄武德贞观两朝的“亲贵政治”模式。关陇集团的解体时间被学界研究往前推至杨隋,陈氏的“关陇集团——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中间出现了断层,这一断层作者用“亲贵政治”来概括。亲贵政治,作者概括为采取了南北朝时期多数的霸府政治模式,以心腹旧交为执政辅臣,并以此为核心,收聚各方力量,建立新的政治共同体,并且亲旧并非出自某一强有力的政治派系及集团,亲贵权力始终从属于皇权,皇权凌驾于执政的亲旧人士之上。2021-10-20
  • Jimmy47
    得到听书:第一,唐高祖李渊是从太原起兵,打下天下的。但他在开国以后,却排挤了太原功臣。这是因为太原功臣很不靠谱,当初起兵时只想守住太原的一亩三分地,根本不想跟着李渊打天下。在进攻关中的路上,太原功臣还差点临阵脱逃,坏了李渊的大事。于是李渊在当上皇帝以后,就让太原功臣统统靠边站了。第二,李渊排挤了太原功臣,就重用儿子们。于是,李渊就同时重用了李建成和李世民,让他们掌握军政大权。同时为了做事公平和制约李渊还赋予了李世民很多非分的权力。于是,一个皇帝,两名皇储的局面正式形成,李世民的胆量和野心都开始膨胀,和太子李建成的关系也日益紧张。第三,李渊到了晚年,不顾李建成和李世民已经构成零和博弈的事实,仍然继续玩平衡术导致他俩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终走向白热化。终于,李建成和李世民在玄武门刀兵相见2021-04-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