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書全面深入地研究了自1931年開始長達六十年的中國農業動盪史。作者搜集了大量原始資料和資料,正面挑戰棘手的氣候變數問題,首次編制出涵蓋全 國的 “氣氛指數”,作為全書定量分析的基礎。書中根據技術水準和制度特徵將六十年分為數個時段,細緻分析了氣候變遷在不同時段內如何引發農業波動;並通過各時 段的交叉比較,回顧氣候、技術和制度三因素如何互為消長,從而導致中國農業發展的長期穩定化趨勢。

全書結合制度分析與定量分析,回 應了諸多重大而有爭議的問題。例如集體化和市場化效率孰高孰低?1960年代初大饑荒中天災人禍孰輕孰重?改革開放後的農業繁榮緣於制度改善抑或氣候好 轉?未來中國能否養活自己?作者還將農業現代化置於中國特定的工業化大戰略中加以分析,展現了一幅中國模式之下的農業現代化圖景。

本書是作者二十多年艱苦研究的成果。英文版出版後,被譽為 “豐碑式”、“定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bastien
    歷史和科學的共同要素就是尊重事實,利用週末時間香港圖書館瀏覽完這本書。2018-10-06
  • 工业先驱萨鲁曼
    4.5 不知道有多少人读黄宗智《华北》时注意过一件事,1960年代紧邻密云水库的沙井村(满铁也曾来这调查),在依靠严密的灌溉系统和大量使用有机肥之后(传统手段强化版的极限),小麦亩产量也始终很难突破200多斤,之后化肥的投入带来突破,亩产量迅速超过400斤,今天全国平均亩产量700多斤。总之,现代水利工程+化肥(也需要灌溉支持)+现代技术(包括运输)直到1990年代才合力终结了中国农业祖传的,始终造成严重后果的不稳定性(59-61也是其中之一,但错误放大了它)。昨天经济狗和意识形态狗拿袁、毛、森说事的很多,看上去还不如工业党脑子明白,这首先是个技术问题。#白读黄仁宇#2021-09-26
  • 麻烦你,我要鱼丸粗面。
    想了解下农业史。基本没评分,这本评分高,看看呗//辩护味重,无论观点,结论还是修辞说法(可能也和翻译有关)2021-06-1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