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康德的历史哲学长久以来一直为中文学术界所忽略,往往被视为过渡到黑格尔与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桥梁,而不是一套成熟的理论。但这确实是个很不幸的误解,因为康德历史哲学自成一派,与黑格尔、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分属不同的类型。康德本人虽未撰写一部讨论历史哲学的专著,但有八篇重要的文章直接涉及历史哲学。

《康德历史哲学论文集》包括这八篇文章的译文及注释,并在书末附有详细的研究书目供读者参考。通过本译作,读者可以了解康德的历史观、对“启蒙”和“人类意志”的独特理解、对“永久和平”的追求,以及康德哲学系统中“自然”的终极目的。

以研究康德哲学为志业的学者李明辉先生,留学德国获得哲学博士后,致力于康德著作之翻译,且不时核对三种英译本及何兆武先生的中译本,直接从德文精心翻译并修订译文,终以此译本贡献于读者。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4.22-1804.2.12)

生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1740年,就读于哥尼斯堡大学。1746-1755年,担任家庭教师。1755年,获得哥尼斯堡大学硕士学位(相当于博士),留校任教。1797年,年老力衰,终止授课。

在哲学方面,康德继承启蒙哲学传统,综合欧陆唯理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形成其批判哲学,开启从费希特到黑格尔的德国理念论;就其原创力和影响力而言,洵为近代西方哲学家第一人。“回到康德去!”——无论是康德的追随者还是反对者,皆如斯说。

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道德底形而上学的奠基》《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等。

译者介绍

李明辉

1953年生于台北市。1986年获得德国伯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合聘教授...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Liberequal
    康德后期著作都可以视为其伦理学思想的延续,相较于政治哲学,历史哲学更具非纯粹性。李明辉以Historie和Geschichte的区分来阐明康德无意于“第四批判”,而是历史非理性的批判。晚近以来Horn提出的“非理想规范型”政治哲学把历史哲学纳入进来以弥补法权论的不足,因此这提醒我们,如果想理解后期著作,一方面必须理解康德的自由体系,从先验自由到实践自由,另一方面必须理解自然目的论与人性观。2023-09-20
  • 湃炊客柳
    比起让人望而却步的大部头,论文集读起来确实流畅得多。虽然浅薄的知识让我不得不反复反复再反复,不敢说完全理解,但的确能一窥 (或惊讶地发现) 康德对「人类理性底界限」的严守和克制所带来的某种冷峻气息背后,是如此如此赤诚的心。念天地古今之悠悠,怆然涕下。2023-11-08
  • 卿本
    生涩难读,这翻译真是费劲2023-03-1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