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何圣彼得大广场的设计犹如一个倒置的子宫?印度将生产后的母牛的胎盘胞衣捆绑在有乳白汁液的树上的行为有着怎样的秘密?巴厘岛人的面具下藏着的是什么面孔?《异体》借用近百幅艺术作品图像,着重对非西方当代艺术的艺术形式进行剖析和探讨,回答了以上问题,并揭示出:无论艺术的样式和形式如何,文化都是在不断吸收、同化外来元素的同时创造着个性。

《异体》是一部艺术人类学经典著作,内容涉及古希腊神话、巴厘岛仪式、印度密宗艺术品、当代行为艺术、疾病与社会想象等。书中从不同民族,不同时段的艺术创作出发,综合人类学、艺术学、考古学等理论,探讨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功能和民族记忆。《异体》的出版为国内人类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料,也满足了艺术爱好者和社会科学读者对文化、古典艺术、象征人类学的好奇。


A.大卫·纳皮尔,担任伦敦大学医学人类学教授,佛蒙特州明德学院艺术人类学教授,人文生态学生会董事。代表作有《当今世界人类学的生死观》《复归:对现代主义之后所面临挑战的认知》《古代世界中的面具与形而上学:人类学的视角》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冬生
    有意思的观点非常多。最切合当下的一点是说文化就像人体免疫力一样,并非铁板一块,或被“入侵”、“商品化”等损毁,而是在遭遇“异文化”时,有着极强修复力、适应力的有机体。所谓文化的同化二字背后,还是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2022-06-05
  • 毛毛雪
    不明觉厉!扩大一些些阅读域,转一圈再回来重读。2022-12-01
  • Galapagos_24
    略失望,仿佛在看《艺术对人类学的想象与象征符号的简单罗列》2023-05-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