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卡洛・罗韦利,意大利理论科普阅读热潮。

内容简介

科学思想从萌芽到生长,一路讲述到哥白尼、伽利略、爱因斯坦,用诗意优美的语言引领我们重走这趟长达26世纪的伟大旅程。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废人王亮
    书绝对是五星推荐,但这中文书名起得相当烂,无非是想蹭蹭畅销社科书套路,但真心掉价,有点对不起读这本书的目标读者。书本来是以阿那克西曼德为引子,阐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科学价值的真·科普读物,实际上和科学起源没多少关系,和极简、课这些就更扯不上了。虽然时过境迁,科学哲学或科学思想已经不再像上世纪80年代那么火热,但实际上,很多东西今天读来依旧犀利,比如这句“科学知识的关键在于,不要被我们确信的一切和我们的固有认识禁锢,要时刻准备通过观察、讨论、提出新观点和新批评去不断改变它们,这种能力才是掌握科学知识的钥匙。科学思想的本质就是批判、反抗,就是排斥一切先验主义、一切盲目崇拜、一切永恒的真理。”2019-08-12
  • 慕小雨
    我们对于科学的探究并不是从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开始,而是从夏娃咬下第一口苹果的时候,就已经显现。这是人类对待未知的天性,一种刻在基因里的好奇心,促使我们有了现代科学的诞生。2019-11-09
  • 愿逐月华流照君
    一 米利都学派的开创性贡献我认为是超过了现代科学的,自然主义缺乏逻辑,但是符号的发明与真实又是什么关系呢?认知不是来源于观察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呢?更也许他们探索更多的根本就是认知的不足。 现代科学不过是对传统科学可靠性的证实,这一点上任何科学都是可公度的等价。更何况谁又说量子引力不是对德谟克利特理论的等价呢?二 我更关注的是神以大能支撑万有,却希望思想见证祂的创世。“要有科学”,于是就有了科学,神给了爱奥尼亚启示,让科学不断走向终结,自己却不与科学同在,孤独的站在尽头,等待千年。三 春秋之后缺少纷争学派的原因不正是因为圣贤在一定层面上是罪人吗?四 我只能赞同目前的科学可靠性是建立在不确定之上。2020-03-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