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抗战时期中国的后方社会》以四川省为例,利用大量的民众陈情书、诉状,以及当事人的回忆录等史料,详尽描绘了那些受时代摆布、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民众在战时重负下的苦难及其因应,勾勒出了战时大后方基层社会的混乱及其变化,展示了一个复杂的、和学术界的既存认知很不一样的大后方基层社会,揭示了长期战争环境下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复杂的矛盾和冲突,丰富了抗日战争的立体图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笹川裕史,日本埼玉大学教养学部教授。

奥村 哲,日本首都大学东京都市教养学部、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教授。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没想好
    很生动的叙述,历史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故事。2023-11-01
  • 砖头Ⓥ茅坑
    1,其实应该有个副标题《以四川为例》,抗战时期“后方”很大,但四川只有一个。2,聚焦到了【征粮】和【征兵】这两个战时后方最主要的社会负担,以及由此引出的一系列社会权利变革、运行规则变革。3,20年在建川博物馆,看见给【川军】树碑立传。但成军的背后,是抓丁、落草、逃兵、抽签和优抚等一系列的混乱局面。4,材料来源还是有局限,虽主题珍贵但研究深度不够,三星。2023-01-12
  • 云清
    虽然无论是叙事内容还是框架理路上,已然不觉新鲜,但在当下今非昔比的学术光境下,所谓回到历史现场,我们还能看到如此详实扎实的档案材料么?其实无论是国是共,在战争时期都曾面对过相似的征兵与征粮困境,只是动员方式和程度不同,最终在国家、地方和民众的三方博弈中不断寻求一个利益的平衡~2022-01-1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