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经典的学术著作。是研究十九世纪中国绅士的构成、特征、人数、政治生涯、社会地位,以及绅士阶层对十九世纪中国社会方方面面所起的作用和影响的一部权威著作。


张仲礼,1920年4月10日生,无锡市郊区大张巷人。早年就读于上海育才中学,194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47年初进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经济系当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53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在华盛顿大学经济系、远东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副教授等职,主研中国绅士问题和太平天国史。因学术研究成果突出,1952年获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奖金。 1958年底回国后,张仲礼历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 常务副院长、院长。兼任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上海生态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高级职称评委会主任委员等职。曾被选为第六至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82年获美国卢斯基金会中国学者奖。 主要著作...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文扬黎
    参考书。有时间可要仔细读读20190913看完打卡。算是较为仔细的读了一遍,然而很多数据空降,并没有耐心细看。评价啥的我也说不出个道理。只是读完受益匪浅一条是有的。读的时候会想起前两天看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晚清人对于身边发生的事熟稔,半世纪后学者就要下苦功夫研究了。而一百多年后的我即使两个都看也难以彻底弄清。吴继之可不就是个家庭条件好又通过科举当了地方官的绅士么。九死一生就是个晚清重商而轻仕的代表。吴继之雇九死一生当幕友(书启)。吴继之想经商赚钱,但碍于规矩不能,所以与同乡好友九死一生合作,以其名义经商喽。。。这俩书配合着看还挺有意思的。2019-09-13
  • LDing
    "一些项目的成功过分依赖与绅士在道义上的责任,并不能保证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可能绅士和老百姓间收入分配额外变动,以及绅士对投资的兴趣和责任感的变动,在中华帝国各个时期导致了经济发展和萧条的更替。经济的发展,稳定或者混乱在中华帝国似乎是周而复始的,很可能与中国绅士,这一中国精英的特性与直接关系。"2013-08-09
  • 抵门杠
    非常不明白的是,不是就是张仲礼的《中国绅士》和《中国绅士的收入》两本合在一起?为啥就变成了张仲礼“编著”?2018-06-1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