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書為鄒先生生前編定的論述中國革命的文集,他認為,二十世紀中國革命從一開始就包含兩個相互衝突的目標,即個人自由與國家制度重建的張力……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外來侵略的巨大壓力下,「國家制度重建」的目標以「社會革命」為手段、強而有力,但同時卻極大地犧牲了個人自由的目標。鄒先生因此高度重視七十年代末以來的改革,認為改革的實質是政治權力逐漸退出社會領域,以調整國家與社會的關係;但他同時看出,改革的過程也隱含着一種危險,即再次陷入基本制度構架崩潰的全面危機,蘇聯的瓦解即是例子。他晚年因此特別注重研究蘇聯和中國改革道路的不同,認為中國有可能避免蘇俄式瓦解的道路。這本《中國革命再闡釋》即特別體現鄒先生晚年對這些問題的思考。──甘陽教授

鄒先生知識探索的兩個核心問題是:我們如何詮釋二十世紀中國的革命與建國?在中國革命發生後,中國的未來會是怎樣?──崔之元教授


鄒讜(Tsou Tang 1918–1999)

政治學家。1918年生於廣州,中國國民黨元老鄒魯之子。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大,1951年獲得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芝加哥大學政治學系利文思敦講座教授(Homer J. Livingston Professor),1988年退休。曾擔任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理事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名譽高級研究員、北京大學名譽教授。英文著作有《美國在中國的失敗 1941–1950》(獲1965年度美國Gordon J. Laing Prize)、《中國的危機》(合編)、《文化大革命與毛後改革》,中文著作《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角度》、《中國革命的再闡釋》均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玻利蒂克
    代为标记《二十世纪中国政治》2023-12-29
  • 绿毛水怪
    过度在意理性选择而忽略非理性的作用,特别是毛本人对乌托邦幻梦的憧憬和不确定。中国革命的价值观一章,对毛平等理念的分析尤甚,对毛来说,“平等”的前提是无产阶级出身,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全社会平等,表面上的平等也只是毛“阶级斗争”的结果,而并非“阶级斗争”的源头。基本上还是重申两个立场:全能主义下的国家-社会关系以及政治斗争全赢或全输博弈。不及《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的精炼与一针见血。自《中国革命的阐释》一章后基本上就是对某些文章观点的描述批驳赞美及自身观点的重复,再无深耕的必要。《中国革命再阐释》太过宏大,应该改名《邹谠批论集》才是。2023-10-22
  • K-D-637
    了解中国政党国家必读书目。论述深刻。2021-08-1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