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婚姻与恋爱,不止是青年男女的私事,家与国的意志常常镶嵌其中。 《狂澜与潜流——中国青年的性恋与婚姻(1966-1976)》不从陈说,力辟蹊径,选取1966~1976年*国青年的性恋与婚姻为研究对象,探察他们的私密生活同政治运动的迎拒向背,试图勾勒“文革之子”这代人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历史轨迹。正文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展开:第一,红卫兵运动时期普遍存在“禁欲主义”倾向,为什么运动高潮过后青年中会出现恋爱潮、“拍婆子”与性暴力?第二,政治身份、城乡差距与部分职业的诸多优势,对青年群体的择偶观念与行为形成什么样的影响?第三,“文革”中后期高额彩礼的出现及旧式婚俗的“回流”,具有什么样的政治与文化意义?第四,知青的“晚婚”“扎根婚”是否只是对国家号召的简单响应,“回城婚”又体现出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狂澜与潜流》吸收海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主要根据北京、上海、广东、河北等地解密的档案资料撰写而成,对于理解当代*国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艰难转轨或有助益。


李秉奎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公共教学部副教授,历史学博士。先后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2007-2009年,工作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2013年获得北京大学“黄廷方,信和杰出青年学者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日本法政大学做 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不存在者
    和《自我与他我》一样 在题材上加一星 综述和第一章还不错(也占据了相当比例) 很多材料耳目一新 但具体到细节上深入不足 剖析不够 说明也总有折扣2020-12-16
  • 含竹飘荡
    这本书从视角上看就是想要结合时代大趋势和在这种大趋势下的“反行为”,这类型的研究近些年其实挺多的。从研究的深入程度来看,这本书的内容显然并没有挑战到大家的基本认识,只是总结了那十年里禁欲到狂欢的脉络略有价值。不过,书中有一个观点我倒是十分认同,即性恋与婚姻问题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一个阶段的婚恋都受到之前历史的影响也会影响接下来的社会观念变化。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点就是即使在社会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中,人们的私生活行为依旧没有突破同类匹配,资源交换和择偶梯度的基本模型。总体来说,这本书翻起来还是十分轻松的,只是研究略显浅薄罢了。2021-04-26
  • 沃错达西
    一般般。。。还是遵循老的框架。。没啥新意。。2020-03-1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