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尼古拉斯・斯塔加特(Nicholas Stargardt),英国德国社会文化史。

内容简介

在《德国前线和后方生活的第一手资料。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雪莱
    二战时大部分德国人共享两个情绪:对德意志帝国的忠诚,对犹太人的痛恨,这种情绪甚至保留到了二战后。的确有反抗的声音,最强大的来自教会对屠杀残障人士的批评,但在纳粹惩戒后就消失了;其次来自于地下共产主义者。德国人对国家有强烈的依附感,就像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被牢牢捆在上面;但国家崩溃时,他们立即变成利己主义者,责任感忠诚感荡然无存,只剩下悲情和妄想。难说是德国的社会塑造了纳粹,还是纳粹塑造了德国的社会。2018-03-23
  • 优游卒岁
    虽然翻译很粗糙,差错频频,但该书实在写得很精彩。二战恐怕是人类最为熟悉的一场战争了,但我们对其的熟悉,只是从大的框架上,且是从战争另一方的视角上。而框架之下的历史细节,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或者我们只看到了一个部分。此书从当时德国人的书信、日记,以及帝国保安局的监视报告中,还原出当时德国普通人的生活,还原出当时纳粹士兵的真实想法,让人们可以更为完整更为全面地了解这场战争。2018-03-19
  • 劈头士》睁木
    已购。特色是加入大量信件、日记等私人素材来反映战时德国民众视野下的战争,细节丰富~战争素材~德国人在1943年的夏季和秋季,已经开始公开谈论屠杀犹太人的问题,并把这一行为和盟军轰炸德国平民相提并论。在汉堡,有人注意到“平民、中产阶级和其他人都在私密圈子和大型集会上一再提出,盟军袭击德国是报复我们对犹太人的迫害”。德国人在战后普遍宣称不知道或者没参与那些犯罪,这只是糊弄人的借口。现有研究表明,早在战争没结束时,德国就已经流传着大量关于种族灭绝的消息。通过前线的书信和照片、士兵在火车上和回家探亲时的谈话,这类新间已经通过党卫军家属、铁路工人、其他目击者及BBC德语广播和中立媒体流传回德国。但这类信息大多只是在密友和家人之间小心翼地传播,在私密圈子以外,只有匿名的流言。2019-10-2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