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福柯晚期讲座集第三本,拜德雅持续增量中!☆

○ 深化自我解释学研究——

接续1980年秋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达特茅斯学院所作演讲(收录于拜德雅出品《自我解释学的起源》一书),福柯在多伦多系列演讲中继续深化了对自我解释学的研究:对整个古代自我文化和在早期修道团体中出现的基督教自我解释学进行了透彻比较。

● 处于福柯思想三次重大转变的交汇点——

主体谱系学、主体和真相的关系以及对古希腊—罗马的持续兴趣,贯穿于多伦多系列演讲始终。这次演讲介于福柯思想三次重大转变的交汇处,这三次转变发生在1980年代初,至此他的研究被纳入现代西方主体谱系学计划之中。

○ 自我坦白:说出自己的真相——

福柯在此次多伦多的研讨班上,重拾其在《主体解释学》讲课中对“说真话”的探讨,详细分析了“说真话”在古希腊、希腊化时期、罗马时期所具有的不同含义。这与他在性史研究中注意到在西方社会里性方面的禁忌和坦白自己真相的义务这两者之间存在联系是密切相关的。

-内容简介-

《自我坦白》收录了米歇尔•福柯于1982年5月31日至6月26日在多伦多大学维多利亚学院举行的第三届符号学和结构研究国际暑期研讨班上的五次演讲,以及由他主持的研讨班讲课。

“自我坦白”是这一系列讲座的主题,也是福柯关于“现代西方主体谱系学”研究项目的一部分,他致力于阐明自我解释学的历史形成。在分析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苦行”“修行”实践中所特有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关系的特殊类型,即主体必须与自己建立一种占有和主权的关系之后,福柯研究了基督教发展的前几个世纪中,在修道院团体里诞生出来的一种自我解释学,这种解释学被认为是主体对其自身内在性的探索和解读。至此,自我解释学在古代和基督教早期发生了一个明显的断裂,为了界定这种断裂,福柯引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区分,即两种形式的禁欲主义:一种面向真理,另一种面向实在。

在演讲之余,福柯还在多伦多大学举办了系列研讨班,专门对古代作家的文本进行详细研究,他对古代自我文化的分析正是基于此。在这些研讨班上,他还提到了古代“说真话”概念的不同含义,而这正是他后来作品的重要主题。


-作者简介-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国哲学家、思想史家、社会理论家、语言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作为法国后结构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知识型、权力、知识考古学等观念对之后直至今天的人文科学影响深远。其代表作有《古典时代疯狂史》《词与物》《知识考古学》《规训与惩罚》等。

-译者简介-

潘培庆,1980年代初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语系,从事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后赴瑞士留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对中西哲学、中西政治文化战略的比较研究有兴趣。著有《解构中国政治文化战略》,译有《福柯思想辞典》《福柯的最后一课:关于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治》《什么是批判?自我的文化:福柯的两次演讲及问答录》《自我解释学的起源:福柯1980年在达特茅斯学院的演讲》《词语》《论自愿为奴》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含碘软膏
    作为演讲稿,本书并不复杂,内容简介都够将其大致概括下来,就是关注自我在历史中的演变,顺便还涉及了其中的权力关系及其他。有意思的是自我总是和真理相关,对于古希腊时期的自我,真理是一种需要冒风险来说出的东西,古罗马时期真理则是一种用来衡量自我的东西,基督教时期则成为了一种必须发现的东西。真理在基督教之后不在是不言自明的,而是需要在自我中发现的东西,随之现代科学的出现,发现真理的地点从自我转换成为了自然,自我在真理的发现之旅中也成为了自然的一部分。2023-06-02
  • 硫代硫酸钠
    我复读我自己,材料和观点基本都散见于法兰西演讲之类的地方。装帧和定价一比,垃圾得惊人:极其不舒适的开本,摸着手脱皮的轻型纸。翻译发挥还算正常,就是把Johannes法国化后Jean 统统翻译成让,让•保罗二世……2023-06-03
  • 小泥子呀
    内容和1980年在达特茅斯学院的演讲差不多,在西方自我文化视域中寻找古代异教时期到基/督教时期自我关注的连续与断裂。有意思的是由于基/督徒忏悔的对象是全知全能者,因此忏悔者说真话与否不仅出于道德自觉,也出于令人畏惧的造物者的他律;不仅面向真相,更标志性的是面向一个绝对实在。而机制内部的神职人员所能行使的监督也不同于异教时期精神导师那么直接,有时只能凭借一些表象痕迹来断定忏悔者悔过的真挚程度,比如有没有哭等等。2023-07-1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