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许子东,任教于香港岭南大学,兼中文系主任。生于浙江天台,早年求学华东师大,师从钱谷融,成名作《郁达夫新论》开启“新人文论”系列,成为“八十年代青年评论家”(包括赵园、陈平原、王晓明等),与陈思和负责修订过《辞海》的现代文学和作家条目。1989年应邀赴芝加哥大学做访问学者,后于加州大学进修,师从李欧梵,1993 年受聘于香港岭大。著作还有《许子东讲稿》(三卷),以及《呐喊与流言》、《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当代小说阅读笔记》、《张爱玲的文学史意义》等,主编有《香港短篇小说选1994—1995》等,与王德威、陈思和合编有《一九四九以后》。此外,被列入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的经典三人嘉宾组合(窦文涛、许子东、梁文道),近年有喜马拉雅FM、《圆桌派》、《见字如面》及腾讯网络公开课《许子东文学课》等。

内容简介

打开经典,有一种“年轻”叫沧桑,有一种“新青年”叫民国范儿,我们新文学探出的每一步,背后已是星斗可见,而又跋山涉水的史诗历程。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虫虫
    尚可,通俗易懂,总结出的某些观点很有意思,比如对五四中反儒教的的不同看法,指出当时的作家不是反儒教的,恰恰他们太儒教了,用思想、文化来解决社会问题,这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当一个古代国家转向现代国家,其他国家都是依靠军事、经济、法律,只有中国要依靠思想。虽然他们嘴里说要反儒家,其实他们骨子里真正是儒家(留学生们的救国之道)。瑕疵是主观性的东西过多,考证不够严谨,另外每章后面有很大一部分内容为原文选读,让作品容量远没有外表那么大。2020-10-12
  • atangtang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如作者所说,中国人不靠军事,不靠经济,不靠法律,是靠思想与文化崛起的。而鲁迅的文字,放到现代社会,也一样容易戳中人心,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年龄,我反而喜欢上了鲁迅的杂文。拿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生育基金”,微博上又出现了鲁迅《狂人日记》中的那句“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许教授写道,鲁迅在每一个时代都可以被许多人用,或许是明白我们自己不敢于为自己发声,于是鲁迅自己也说,伟人会成为傀儡。2018-09-05
  • 小陈
    我对现代文学基本一无所知,书中类似现代作家的国家观念,和艺术是为人生还是为艺术两派的讲解,或是文学中主题先行的写作理念都是很实在的点拨。遗憾在于牵强附会的论点同样不少,像以樱花与梅花去对照日本人与中国人的国民性,或是就米老鼠来解释审丑趋势的讲法其实基本都没有实际依据。八卦部分中偶有奇特的见闻,大江健三郎因和郁达夫耳朵相像才走上文学路这条印象深刻。2018-07-1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