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对于很多问题,我们常常会给出想当然的答案。为什么喜欢吃糖?因为糖好吃。为什么喜欢跟有趣的人在一起?因为笑让我们快乐。然而,如果采用进化的视角,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答案往往颠倒了因果关系。比如,我们之所以喜欢甜食,其实是因为人类被“设计”成了喜欢糖——我们祖先生存环境中主要的热量来源。

可惜,我们很少能意识到自己直觉判断的错误,反倒任凭它们来主导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比如,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贸易可以是互利共赢的,但直觉却告诉我们,一方获利了,另一方就一定吃亏,对不同群体、不同国家间贸易的种种误解就由此而生。

这些误导性的直觉从何而来,我们又如何避免被误导?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帕斯卡尔·博耶结合进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研究给出了答案。在这《心智社会》里,你能看到历世历代思想家探讨过的六类经典社会问题:道德的起源、宗教的本质、信息的功用和滥用、家庭起源和性别角色、身份认同和群体冲突、社会变迁。对于这些经典问题,博耶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指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思考方向,他令人信服地表明,如果我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就能更合理地解释社会机制,构建出新的文化传播图景,获得对人类社会的全新洞见。

【编辑推荐】

 当我们以进化视角观察人类社会,就会发现越熟悉的事实越古怪:暴力正是出于复杂的计算而并非源于冲动;当代移民没有带来族群融合,反而强化了身份认同与界限……所谓“无意识”的行为背后是心智系统的一系列运算结果,而进化视角是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尤其是社会性行为的关键途径。

 一次对原始直觉的矫正

我们的个人习惯和文化实践建立在认知基础上,这种认知基础是几十万年的原始社群生存时进化而来的,它决定了我们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倾向。当现代环境已不同于形成时期的环境,认知系统往往不再不适用,此时就需要努力纠正我们的直觉。

 抛弃陈旧理论 综合多学科领域的新成果

解释人类行为的先天后天成因已是陈旧观念。基于当前社会学、进化生物学、遗传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各个科学领域所提供的理论与证据,结合实验研究与实地研究,对人类社会现象进行自然科学化解释, 它可以让我们超越那些简单的陈旧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帕斯卡尔·博耶(Pascal Boyer)

美国华盛顿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过程/文化传播/认知发展/进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宗教

他收集人类大脑特定领域能力的行为、发展和神经认知证据,用于文化传播的认知能力的实验研究。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哆啦大胖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不要把人当成一个整体,也不要用信念和意图来描述人的行为。要把人视为一个复杂系统,由许多独立允许的模块构成。每个模块有自己的启动线索和自己关注的特定信息种类。如果信息和模块不匹配,则信息就没法改变特定模块得出的结论。我们没法直接观察到演化适应度这个指标。所以我们的模块经常会自动监控一些可观察到的线索,即“代理指标”。模块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不一定是符合事实的,但通常是演化上有用的。在人类男性身上“守卫配偶,保证配偶不会出轨,亲生后代可以存活”的模块,比“寻求性机会”的模块更重要。我们有自动运行的“联盟探测”模块,不同联盟要争夺资源是歧视和敌意的真正起源。我们还有“衡量效用”模块、“所有权判断”模块、“检测欺骗和搭便车”模块,这三个模块共同帮助人类构建了交易市场。2023-10-26
  • 心若无涯
    不要把人当一个整体的人看;用书里头的术语来说,就叫做,不要把人“人格化”。把人看作一个复杂系统,这个复杂系统可以被拆成很多个独立运行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特定功能,负责获取环境里的特定信息,然后做出直觉推理。你必须逐个审视,每一个模块都干了什么,又如何影响了整个复杂系统的运行。2023-10-23
  • 明哥
    1. 《心智社会》这本书,就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把人看作一个复杂系统,这个复杂系统可以被拆成很多个独立运行的模块。2. 越是自然而然的本能,越值得去拆解研究。一定要看到熟悉事物的奇异之处,不要把演化的精妙设计,当成理所当然。2023-10-2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