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观看,让我们抵达艺术的意义,解开物像之迷,看见记忆与失忆。

最新张晓刚研究论著✖近50幅画作及未公开手稿

庖丁解牛式的作品分析✖艺术家与学者间的神交对谈

在视觉文化时代,唯有超越看到,才能进入看见!

----------------------------------- ---------------------------------------

张晓刚,中国当代最重要、最具思想的画家之一,他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史发展的缩影,他的创作还构建起时代变迁中独特的视像叙事。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张晓刚运用冷峻内敛及白日梦般的艺术风格传达出具有时代特征的集体心理记忆与情绪。这种对社会、集体、个人以及家庭、血缘的悖谬式的呈现和模拟是一种从艺术、情感以及人生的角度出发的再演绎,具有强烈的当代意义,是当代艺术所蕴世故的中国情境的最佳体现。

艺术创作近40余年,张晓刚以其卓越的艺术造诣荣获圣保罗双年展铜奖、英国库兹基金会新人奖、亚洲协会年度杰出艺术家奖、都灵艺术学院年度艺术家奖等多个国际艺术大奖。因创作理念的深刻性,张晓刚及其艺术作品持续受到中西方艺术史学家、理论家的关注和研究。

《物/像 : 观看的意义之旅》为最新张晓刚研究著作,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张晓刚的艺术作品、艺术展览的评论,第二部分是作者与张晓刚的深度访谈记录。将这两个部分合为一体,即可对张晓刚其人其画有全面的了解,也有助于读懂张晓刚艺术作品隐含的意义,以及认识它的艺术价值。


易丹,先后为哈佛大学、波恩大学、欧洲大学研究院、根特大学、鲁汶大学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员,现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BigYellow---
    张晓刚对艺术生态看得非常透彻。“到九十年代初,随着市场进入,港台流行文化席卷全国,各种草台班子、经纪人出现之后,批评和创作的关系就开始有距离了。这种距离,往好的方面来理解,是大家可能都越来越“专业化”了,批评越来越专业,创作也越来越专业。从不好的角度来说,可能是受市场的影响太大。”2023-09-27
  • J
    那篇“适应与转型,孤独和焦虑”中提到的问题过于真实。很难说这些年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是更好还是更坏了。这篇访谈很棒,不仅可以了解张晓刚本人的创作历程,还是中国当代艺术史发展的缩影。2023-09-27
  • ETHAN HUNT
    张晓刚真是既出世又入世,既浪漫又现实。上次展览见到,明显老了,脸上多了些倦意。书中涉及不少张近年新作的点评,分析颇为透彻,值得一读。2023-09-2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