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威廉・巴雷特(William Barrett,1913~1992),哲学”课程的教科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哲学”课程的教科书。本书文字通俗易懂,论证清晰有力。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娜塔莎之舞
    存在主义真是最贴近生活的哲学!大概是:首先存在主义问世基于一种宗教、经济与科学背景导向的虚无主义。从整体上而言是一种反理性(反技术、官僚)、反启蒙(真理与黑暗并存)、反抽象(实在生活)的。〔第4章节〕体现在艺术中则是追求主体性(失去了绝对、神圣的价值标尺),具体表现在对时间、高潮、价值的消解 如乔伊斯。第二,西方传统一直蕴含着存在主义的萌芽,从希伯来文化(完整信仰的人)、希腊文化(理性承担宗教拯救功能)、到阿奎那与司各脱关于本质与存在先后性和同一性的论争,再到第一位存在主义者帕斯卡尔。而后才迎来存在主义大家克尔凯郭尔(自我之为宗教中心)、尼采(力量意志)、海德格尔(人的场论,“本真存在由于死亡的焦虑”)、萨特(无根主体的自由意志)〔拉普特飞岛这章关于浪漫主义与俄国文学,挺有意思的〕2019-04-13
  • 江凌云
    只看懂了第一章 已经足够美妙了2014-11-12
  • 酒囊饭袋陳裝裝
    存在主义是不是流水线上的哲学?2016-03-3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