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代如何"拿来":鲁迅的思想与文学论集》所收三辑,以“现代如何‘拿来’”为贯穿的问题,探讨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时间跨度近二十年,大都为笔者置身当代社会、文化、思想等变革语境下的理解之声。


高远东,山西祁县人。1979~1986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研究生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分别在鲁迅博物馆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工作。1993年8月回北京大学工作至今,其间曾在首尔大学、东京大学等地任教。学术兴趣除了鲁迅、周作人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思想发生关系的那部分历史。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堂吉磕碜
    《故事新编》三篇解析最佳五四启蒙解析一篇也不错,作为认为五四启蒙是没有契约的以及充满权威的,这句话是说五四启蒙思想家忽略了被启蒙者的思想,以一种强迫方式进行启蒙,并没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就像杜维明所说,五四思想家很少有人喜欢听,大多数都是说。以及五四是把立人作为救亡的手段,这时候的立人就变成了统一方式的立人,而忽略了尊重个人自由、独立思考、价值等。鲁迅所说的立人是后一种立人。立人:先自觉再自省,通过自省与ta人建立关系,互为主体,在互为主体中,进而立人拿来主义:拿来先进的文化首要的不是为了本文化,而是首先要为了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即不以民族主义为立场,而是以个人主义为立场,通过拿来,促进个体的人的创造其余章节有些部分是对前三篇的重复,有些部分没有带来新的启发,可选读。2023-07-11
  • 周伯庸
    最近,在阅读了一些研究鲁迅的著作后,我有个不小的疑虑:鲁迅的文章会不会被学者们过于“合理化”了,反而失却了与鲁迅一些不可合理化的失败的相遇的机会?2023-05-17
  • 豆友193803895
    重读,高远东老师对《故事新编》分析以及鲁迅对儒道的拒绝,对庄子的“排毒”进而转向墨家。对《破恶声论》进行解读继而得出“相互主体性”。从“立人”到“相互主体”的发展。后记“大道默默,小道切切”确是真言2022-01-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