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心理治疗师的临床指南,更是心理咨询者的可靠良方。《精神分析的新发展》对主体间自体心理学(ISP)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全面的概述,读者将深入了解过去半个世纪以来该学科发展最具生活指导意义的内容。

《精神分析的新发展》保留了自体心理学开创者科胡特对自体和自体经验的强调,后继研究者史托罗楼和阿特伍德将精神分析情境概念化为一个“主体间场”,治疗师与咨询者各自不同的体验世界在这个场域交汇,二者在其中平等参与最深层的人际互动,进而获得成长和转变的机会。

创伤、成瘾、哀悼、儿童治疗、夫妻治疗、性行为、自杀和各种严重病症也在作者的书写之列。主体间自体心理学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全新的理解心理生活的模型,用理论的力量把人们内心的层层纠缠重新疏通,指导人们在动态的人际关系中寻找平衡。

对于在该领域工作的人,以及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感兴趣的读者,这会是一本必不可少的书。

*媒体/名人推荐

这《精神分析的新发展》虽然有着多元化的声音,但拥有一个共同目标:以丰富多样的视角,描述当代精神分析的新模式。其中一些敏感性案例诠释了这一理论,使它更容易为临床医生所理解与应用。在心理治疗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富有争议性的心理治疗方法,对于那些寻求心理治疗发展方向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非常重要的书。

——[美]查尔斯·B. 斯特罗齐尔(Charles B.Strozier)《海因茨·科胡特:精神分析家是怎样炼成的》作者

这本清晰简明的著作,介绍了经典自体心理学和主体间性理论的结合发展。出色的临床实例帮助读者理解理论阐释。对这种创新方法感兴趣的临床医生,这是一本必读书。

——[美]乔伊斯·斯洛克豪尔(Joyce Slochower)美国职业心理学委员会(ABPP)会员|纽约城市大学荣誉教授

《精神分析的新发展》结合了海因茨·科胡特(Heins Kohut)和罗伯特·史托罗楼(Robert Stolorow)最具变革性的贡献,为学生和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心理咨询师、治疗师)提供了一种清晰而精巧的指南。《精神分析的新发展》也呈现了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用于个体治疗、儿童治疗、夫妻治疗,以及抑郁、成瘾、自杀和性相关问题的临床实例。

——[美]多丽丝·布拉泽斯(Doris Brothers)《倒退:对信任、自体体验的探索》《走向不确定性心理学:以创伤为中心的精神分析》作者


主编简介:

乔治·哈格曼(George Hagman),临床社会工作者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是主体间自体心理学培训和研究中心、韦斯特切斯特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研究中心的成员和教师,已发表多篇关于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艺术和丧亲的论文与专著。

哈里·保罗(Harry Paul),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IAPSP)国际理事会成员,纽约主体间自体心理学培训和研究机构的创始成员、前主席。

彼得·B. 齐默尔曼(Peter B. Zimmermann),博士,纽约主体间自体心理学培训研究机构的创始成员、督导员,纽约全国精神分析心理学协会培训学院现任主席、高级教师。

译者简介:

王贺春,北京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IAPSP)会员,资深自体心理学取向咨询师。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coogle
    需要一点自体心理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前缘和后缘的内容。 非常好。2023-12-23
  • Samele_
    不愧于腰封上写的“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结合发展的当代呈现,从前缘与后缘的角度进行分析,前缘—以希望为特征的建设性移情,后缘—以恐惧为特征的重复性移情。由于每章的作者不同,整体看来有很多冗余与拖沓的地方,但重点在于用不同的角度去完成案例探讨。译者处理很棒,兼顾了通俗性与专业性。上篇多是关于“主体间自体”的理论叙述,下篇主要讲实践中的应用,最让我有感触的是谈论“性”与“自杀”的部分,不同于弗洛伊德撕开病人表象,暴露潜意识的“怀疑诠释学”,自体心理学的“信任诠释学”更愿意先处理病人的显性内容,再考虑潜在内容,当治疗师卷进病人的生活,病人的决定不可避免地受到二者“主体间场”的作用,于是,不再存在孤立的心灵一说了。2023-09-01
  • 兔崽子本崽子
    去年感兴趣的流派,为啥现在食之无味了…2023-07-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