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戏剧史》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试图尽可能完整全面地描述中国戏剧在20世纪的发展轨迹。下卷纵论1949-2000年中国戏剧的发展,有“戏改”的波动,有“*革”的奇观,有新时期的多元景象。有传统的坚守与回归,有政治和艺术的博弈,有现代性的追求和反思,有舞台形态的剧烈变化。这就是精彩丰富的20世纪中国戏剧。


傅谨,1956年生,文学博士。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戏剧与影视学)成员;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要从事中国戏剧研究,著有《中国戏剧史》、《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等;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及《续编》、《梅兰芳全集》等。多次获得文化部、中国文联、教育部和北京市颁发的学术和文艺奖项。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长歌怀采薇
    侧重于史料呈现,个别评述精辟,但很明显,这不是一本适合于应试的教材2022-06-01
  • 玥绛
    根据导师要求阅读了下册的第十、十一、二十、二十二章。原以为傅老师是一位笔锋温和、四平八稳、规规矩矩的学者专家,读了本书以后才发现傅老师观点锋利、用词精准、对世事与历史洞察之深刻,早就形成了自身的学术体系与观察世界的方法。真是羡慕傅老师的学术素养与表达能力。本书最后一段关于理想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讨论十分精彩。你我都在见证21世纪中国戏剧史,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写?2022-05-13
  • 阿贝尔
    这本下册令人恓惶。半个五十年的历史记载中,记录最多的事:“改”旧戏,创新戏。可是恁多的旧戏,改着改着,连着改戏、演戏的人,都没了;新戏,数量多,质量呵呵,就如同49年到79年的小说般,抑或还不如。在这样背景下,民族戏剧还能有一定发展(吉剧竟是这时成型的),实属不易。下册良心在,没因某些原因不录些什么,也没因某些原因多写了些什么。对解放后戏剧界的历史记录与评判,都相当公允。当然,这段历史,终究会转化为文艺家笔下的故事。历史便是如此,一得一失,焉知非福?最后,若不是翻这本书,都该忘了,《绝对信号》和《车站》是得过诺奖的。2022-07-1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