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公元前58~前50年,恺撒对高卢发动了残酷的战争,此战主要目的是建功扬威,可他的做法遭到元老院强烈反对。压力之下,擅长笼络人心的恺撒写下了《高卢战记》。这件流传两千年、让欧洲高中生又爱又怕的文学瑰宝,彼时还主要是一份面向罗马公众的精心辩白。恺撒为何能操纵读者?书中哪些地方避实就虚、粉饰现实,哪些地方又微言大义、暗作褒贬?古典文学教授绍尔比照史实,深入剖析恺撒在体裁选择、视角转换、修辞技巧上,如何巧妙而隐秘地合法化其行为、美化其形象、升华其军功,从而赢得古今读者的支持。

编辑推荐

★“人不可尽信恺撒所写的东西。”——《阿斯泰利克斯历险记》

★ 军事与文学双料天才的“包装”之道

《发明历史》是以传世名作《高卢战记》为对象的一份相当精彩的文本研究,深入剖析恺撒的七(八)卷本征战随记如何“发明”历史、笼络人心。“既是纪实报道,同时又是文学活动和政治行为。”作为一部古典文学作品,《高卢战记》的艺术性让人着迷;作为一部史书,《高卢战记》更是对以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李维、塔西佗乃至同时代人西塞罗等为代表的历史书写的一次发扬和革新。

马库斯·绍尔的这部研究著作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历史条件”,主要介绍在恺撒之前以及在恺撒执政时期,罗马总体的政治环境及潜在的变革动机,例如贵人派和平民派、元老院和平民大会的矛盾,土地与税收政策,农民的贫困和军人的安置问题,三头统治的权宜计策和对任何独裁倾向的警惕,等等;也介绍了罗马贵族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及恺撒本人异于常人的冒险性格。作者分析这些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促使恺撒为了自身政治利益作出征战高卢的决定。

第二部“来自北方的消息——恺撒的战记”是全书的核心部分,清晰地区别“统帅恺撒”和“作家恺撒”两个角色。通过分析《高卢战记》的“随记”(commentarii)体裁,揭示恺撒借纪实形式,暗藏个人褒贬的做法;并观察空间/人物/情节设计、话语引用方式,以及在叙事里插入的风俗志等元素,感受文本是如何成为宣传工具的。

第三部分为结语和《高卢战记》每一卷的内容总述、批注等富有阅读和参考价值的附文。

全书的文本批评沿用了经典的叙事研究方法,即以视角、速度、主题、人物、情节等元素为分析对象,没有标新立异,但是逻辑清晰、结构完整、文风灵动,非常适合对恺撒其人及罗马向元首制过渡时期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在富有层次感的论述中,读者可清晰地观察到恺撒的政治意图和高超的文学手法,也非常直观地看到共和国晚期的社会风俗、价值观,理解为何《高卢战记》一经成书便成为史书中的经典,为何恺撒顺理成章地成为与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比肩的欧洲最伟大的统帅。


马库斯·绍尔(Markus Schauer)是班贝格大学(Otto-Friedrich-Universit?t Bamberg)古典文学教授,主攻拉丁语言文学。研究重点为古希腊罗马悲剧,共和国晚期的散文、奥古斯都时期的诗歌、拉丁文语法、成长小说、古典语言修辞学、新拉丁语、自然科学史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咸鱼岛伯爵
    2023.12.29—12.31读。2023年度读完的第十八种书。2024-01-01
  • 长日将尽
    罗马传统+古典史学出发之文本分析,颇有启发,此类德法学者专著可多翻译出版2023-08-21
  • 思想的苇草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罗马共和到帝制转型期的社会生态,政治运行模式进行的相应的介绍与分析,第二部分作者围绕凯撒的《高卢战记》进行文献的分析与解构,凯撒的排篇布局进行,写作视角等切入,凯撒为何如此书写,凯撒的书写不仅记录现实更在宣传自己,作者文学出身让其关注了古典学家更关注的史之外,关于文的内容,虽说有一些史实错误,但是瑕不掩瑜。2023-02-2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