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陈寅恪评《中国哲学史》,赞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中国哲学史》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许多观点(如名家应分为惠施之“合同异”、公孙龙之“离坚白”两派;二程思想不同,分别为心学、理学之先驱;又如程朱异同,陆王异同,朱王异同;等等),均发前人所未发,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冯友兰(一八九五-一九九○),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二八至一九五二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五二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日月常知
    在本书当中,将上古时代称为子学时代,即诸子百家争锋;将中古时代称为经学时代,从汉代以至于清末,学者都依托经典来阐述自己的学说。在子学时代,以孔子为起始,杨墨的功利主义、老庄的自然主义、孟荀的性善性恶之争,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等等不同的问题都有充分的探讨;秦汉之后,董仲舒、朱熹、王阳明,为儒学传承中三个最重要的人物,而佛学和道教为两个支流,佛道儒三教之间思想互相交流又各有分别,但探讨的问题反而没有子学时代那样广泛而自由。本书最大的问题是行文中太多的引用了古文,与成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关系,并不适合当代的中国人来阅读,如果可以用西方哲学系统的视角,以更通俗的语言来对中国哲学史加以整理,或许会是一本更好的作品。2019-01-22
  • mickey_q
    读过, 还想再读一遍。2016-06-24
  • 张彬
    这是我读的最苦的一本书,之一……2017-11-2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