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一部从人工智能科技哲学角度,对现代性严肃地说“不”的书稿,值得我们认真倾听。

《人工智能的神话或悲歌》稿是一本科技哲学的文集,多数是关于人工智能问题的,但不限于人工智能,也涉及基因编辑,还有一篇讨论“宇宙社会学”——刘慈欣设想的一个存在于科幻中的理论,虽然不是被承认的学科,但其中包含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论文有:《一个反存在的存在论问题》,《近忧远虑:人工智能的伦理学和存在论分析》,《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何以可能?》,《人工智能会是一个要命的问题吗?》,《是人的问题还是人工智能的问题?——回应博古睿研究院(Berggruen Institute)关于人工智能的问题》,《完美是最好的吗?》,《人类可能会死于好事而不是坏事》,《最坏可能世界与“安全声明”——来自<三体>的问题》,《未来的合法限度》,《要命的不是人工智能统治世界, 而是人可能先亡于它创造的一切好事》等。书稿较为集中探讨了现代人工智能的区分、本质、危险、可能的解决办法等问题,具有前沿学术价值。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欧洲跨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博古睿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著有《论可能生活》、《天下体系》、《第一哲学的支点》、《坏世界研究》、《天下的当代性》、《惠此中国》、《四种分叉》、《历史·山水·渔樵》等,以及Alles Unter dem Himmel (德国);Tianxia tout sous un Meme Ciel(法国);Redefining a Philosophy for World Governance (英国);All-under-heaven:The Tianxia System for a Possible World Order (美国);Tianxia: una filosofia para la gobernanza global(西班牙); Un Dieu ou tous l...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IdigoCode
    还行吧,其实第一部分基本把能说的都说了,后边几篇都在不同程度重复原来的思路和论点。没有落入“就技术论技术”的坑,自顾自聊“存在论”,也是个写作和思考方法论。2023-11-29
  • 西瓜虎皮猫
    核心的关怀都体现在标题上了,一个是有限的人类创造无限的神的僭越活动,一个是这种僭越给自身带来的存在危机。超图灵机是否可能的问题回答不了,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对它何以可能确实是能够做出部分回应的,关键还是在于自我意识,基于这个再去谈创造性。赵从发明语言和反思自身两个本质相通的能力理解超图灵机,简单地概括赵提出的线索:否定词—反思—自我意识—自觉意识的创造性,有意思的讨论无非就是围绕这几个点来展开的。语言和思想的关系,尤其是结合着无限性的问题来讲,对我启发最大。否定词的问题,感觉可以在道家哲学的研究中去做进一步的推进。2023-11-19
  • 十六
    虽说是AI方面的科技哲学文集,但对AI技术方面的许多观点都来源于幻想而不是从实际推导。尤其初版印刷于2022年9月,那时大语言模型已经做到了许多文中认为现阶段图灵机做不到的事情,很尴尬。以及对图灵测试的效果过分夸大,实际上十年前科技界就有观点认为图灵测试已然过时。只能说科技哲学最后落于空想是我只给两星的原因,而且不同文章里有大量重复的观点和段落,观感极差。不过依然有一些对人性和未来社会的观点有引发思考的价值。然而让人觉得悲哀的是,难道现在的哲学研究论实际追不上现实,论想象力比不过文学小说?后半本书开始频繁拿三体的宇宙社会说事给我看沉默了,举博尔赫斯更是觉得讽刺,陈词滥调到了一种把里面所有“人工智能”字眼替换成“猫”也是行得通的。2023-11-1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