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赫尔曼的小儿子布鲁诺患上了一种严重的疾病,1916年,他的父亲去世了,婚姻危机,妻子的精神疾病,使这位本已著名的作家兼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抑郁。在这种境况下,作者开始创作了《悉达多:一首印度的诗》。
在1922年所著的这部作品,也是其第九部作品,描写主人公悉达多在古老的印度追求他自己的三个重要历程的过程。从自觉的禁欲主义,通过自我放逐和视觉感官享受,最终内心的和平成为他追求生命的最终目标。用一种简单,诗意化的语言写就。
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内心的自我,他踏上了自我寻求之旅。在享受了纵情欢愉的快乐与奢华生活之后,他厌弃了感官刺激的一切,来到那河边。在河边,悉达多终于觉醒,体验到自我与瞬间的永恒。

赫尔曼·黑塞(德语: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出生于德国卡尔,1962年8月9日逝世于瑞士蒙塔尼奥拉,德国小说家、诗人,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的主题是个人努力打破既定的文明模式,以寻找本质的精神和身份。
西方哲学家柏拉图、斯宾诺莎、亚瑟·叔本华、弗里德里希·尼采以及历史学家雅各布·伯克哈德都是黑塞影响最大的作家。“但它们对我的影响不如印度哲学,后来还有中国哲学”他说。
黑塞作品每一部作品都致力于个人对真实、自我认识和精神的探索。他的主题通常是关于一个人努力从现在的社会关系中挣脱出,以发现内在更为真实的自我,并努力把握住这个意外发现的自我。
在20世纪60年代,黑塞成为了反主流文化最受欢迎的作家,尤其是在美国,尽管他在评论界的声誉从未超过他的受欢迎程度。赫尔曼·黑塞于1962年去世。
译者: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江苏省徐州市人,德国波恩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全球史专门史、德国哲学史以及中国学术史的研究。除专业论著、译著、编著外,曾出版过《思想断章》(小品文集,2018)、《东西合集》(诗集,2019)、《思想小品》(小品文集,2021)等作品。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星橙黛海
    把经历和思考的过程转化成一种学说和经验的总结究竟是在升华这一切还是在消弭这一切呢?体验作为一个整体似乎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感,就如同佛家的公案般充满矛盾又自洽的各自论点,从而拥有了无穷的魅力。小说不是讲道理的工具,却拥有比道理本身更深刻的内核,因为它不只是诉说者,更是隐匿的倾听者,它通过另一种方式融合阅读者的思考与体验,让最后的结果远远超越了故事和阅读这两件事的本身。2022-08-06
  • 丁小龙
    这些日子的枕边书,也是极少数可以用来诵读的小说。2022-09-08
  • 译评注的这个版本,相当于是李雪涛老师作为一位学者对《悉达多》的研究成果。想想都有点浪漫,年轻时留学德国遇见这本书,翻译完,然后将纸稿束之高阁,在学术的路上走了近乎三十余年之后,又以毕生之功来注解这部年少时的译作。读过后,让我有一种才认识黑塞与《悉达多》的清澈与领悟。2022-08-2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