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一年,玛斯洛娃二十六岁,因被控谋财害命而接受审判。曾爱上她、占有她、抛弃她的贵族少爷聂赫留朵夫恰巧是这场审判的陪审员之一。时隔多年,再次见到因自己的引诱而改变人生的玛斯洛娃,聂赫留朵夫深感愧疚,内心深处“精神的人”渐渐战胜了“兽性的人”。因为法官和陪审团的疏忽,本应无罪的玛斯洛娃被判流放,聂赫留朵夫决心为她伸冤,甚至同她结婚,以救赎自己的罪过。他去监狱探望玛斯洛娃,也遇到了其他犯人,听到他们的经历和故事,慢慢察觉到在迷人、繁华的贵族生活外,世界充满压迫、痛苦和野蛮的行径。
上诉失败后,聂赫留朵夫决定同玛斯洛娃一起流放西伯利亚。他跟刑事犯们一起坐火车、乘轮船,直到西伯利亚西部才靠关系将玛丝洛娃调到政治犯中。这里的政治犯本来都是上流阶级,却不惜为大众牺牲自己的特权、自由和生命。玛丝洛娃对这些人充满热爱和敬意。一路走来,玛斯洛娃又重新爱上了这个给自己造成巨大伤害的贵族少爷,但拒绝了他的求婚,因为她认为这对聂赫留朵夫不是幸福,而是一种拖累,她不愿接受他的牺牲,最终嫁给了政治犯西蒙松,也走向自己的“新生”。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小说家、政治思想家,他的作品涉及文学、宗教、哲学、美学、政论等诸多领域。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以清醒的现实主义、卓越的心理描写、非凡的艺术表现力为特点,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一个时代,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忏悔录》等。

内容简介

托尔斯泰艺术成就的顶峰,勾勒19世纪俄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俄苏文学翻译名家力冈经典译本,王安忆长文导读。<br />☆深刻诠释托尔斯泰的人生观与艺术观。直面心底的晦暗与光明,写尽人性善恶的深层交锋。<br />————————————————<br />玛斯洛娃,二十六岁,因被控谋财害命而接受审判。曾爱上她、占有她、抛弃她的贵族少爷聂赫留朵夫恰巧是这场审判的陪审员之一。<br />法庭重逢让聂赫留朵夫深感愧疚,决心为玛斯洛娃伸冤,内心深处“精神的人”也渐渐苏醒。<br />他去监狱探望玛斯洛娃,得知了犯人们形形色色的遭遇,察觉到在迷人的贵族生活之外,世界充满压迫、痛苦和野蛮的行径。<br />上诉失败后,聂赫留朵夫决定同玛斯洛娃一起流放西伯利亚。流放之旅虽然艰辛,却最终让两人以不同方式走向“新生”……<br />————————————————<br />《复活》是我全部作品中最好的。——托尔斯泰<br />《复活》即使没有托尔斯泰早年的作品的和谐丰满,但它仍不失为歌颂人类同情的诗,真实的诗。在《复活》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托尔斯泰那清明的目光——淡灰色的、深沉的、深入人的灵魂的目光,比在他别的任何作品中更清楚。这束目光在每个灵魂中看到神的存在。——罗曼·罗兰<br />《复活》是托尔斯泰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作家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得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茨威格<br />托尔斯泰历史性地在时间的河流中看到了人类的命运。——乔治·斯坦纳<br />《复活》就好像一道望不到边的巨大的瀑布,它穿过坚硬而冷峻的峭壁从高空飞泻而下,冲向广阔的空间,翻起千层浪花,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斯塔索夫<br />(托尔斯泰)最后的杰作是《复活》。我十几岁时看,浮光掠影,三十几岁读,基本上看懂了。最近又读一遍,实在写得好。——木心<br />我看托尔斯泰的东西,特别感到激动,他站得那么高,可却像你人生的伙伴,在困难时可以帮助你,他总是要告诉你一个理想,这个理想你很难达到,可有了它在,事情就不同了。——王安忆<br />《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剧变后,呕心沥血写出的最后一部长篇巨著,公认为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高峰,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力冈

下载地址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