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张惠雯是当下一位难得的短篇小说作家,创作耐心细致,极具个人风格。《飞鸟和池鱼》收录了作者2018年至今的最新创作,包括《飞鸟和池鱼》《良夜》《临渊》《涟漪》《关于南京的回忆》《天使》等共十篇。这本小说集可视为作者大洋彼岸回望故乡的独特叙事文本,写的都是地道的、纯粹的中国故事,而且大多数是故乡县城的故事,基本都包含着“还乡”的主题:主人公或从外国回到故乡,或从外地回到故乡,或从“现在”回到一个记忆中有着特殊意义的地点,回到记忆中的童年场景,抑或感受一种离开故乡之后的命运,等等,贯穿始终的是归来者面对故乡的复杂情绪,同时为读者展现了中国式县城的现实生存图景。


张惠雯,1978年生,祖籍河南。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现居美国波士顿。已出版短篇小说集《两次相遇》《一瞬的光线、色彩和阴影》《在南方》,散文集《惘然少年时》。曾获新加坡金笔奖、首届人民文学新人奖、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储吉旺文学大奖、首届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等多个奖项。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鸢rose
    张惠雯的语言风格太常态化了,如同我们日常呢喃时的话语般会不自然地偏离,所以后面几篇才难免会有愚言的暗影,像是在强制性支配着读者的理解力以及对近在咫尺里乌有之乡的风俗,不能一概论愚,只是穿透黑暗本就是一个过程向的解析,而并非创作者言谈即逝便已逝。但最后一篇《关于南京的回忆》倒像一块玻璃的镜像,尤其是那段“这克制和坚忍恰恰可能是青春的产物,它源于情感的纯粹和敏感的自尊。而中年人的情感,却往往因掺杂了太多世俗的利益衡量和欲望,看似激烈,骨子里却世故、颓唐。”最为切实。2024-03-02
  • 种子
    看了七个小时才看完。喜欢《寻找少红》和《良夜》这两篇,正好是相反的两种感受。寻找的未找到,或者说它根本就不存在,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一片空白。而良夜是那个充满温暖的夜晚,没有猜忌和诋毁,只有祝福。作者是女性,里面有好几篇是以男性为主人公,男凝视角会让我有点不适,但一些对氛围和景色的描写让我感到很细腻。“它就像记忆里的一个熄了灯的房间,只需要擦亮一根火柴,里面所有的东西又会一下子在亮光中浮现。”2024-01-25
  • 12348bdhhdgsv
    整本书看不到对生活、人性的真正观察和体悟,只能看到一个海外归来人士的愤世嫉俗与强烈偏见。我不愿相信这是一个78年生人所写出来的、并被拉上鲁迅、契诃夫与之对比的所谓“文学作品”。整本书写得最好的是前言,甚至作者的文笔都单调乏味,如形容开始衰老和世俗化的女性“像一朵干燥的花”,在不同篇章里重复出现。这本书评分应该在3.5☆左右,打一星平衡一下8.5这个匪夷所思的分数。详见长评。2022-03-1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