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都是为你好”“你为什么不理解我”“你能不能为我想想”“要不是为了你”……

对很多人来说,母爱意味着束缚、压抑和窒息。妈妈不再是释放情绪的心灵栖息地,而成了枷锁和羁绊。

但这《原生母爱》不是为了进行“因为她是妈妈,所以要体谅她”这样的无力说教,而是想要向大家传达一些负责任的方法和有意义的心理咨询经验,探索治愈心灵创伤的方法,找到和妈妈相处的恰当方式,处理好和妈妈的关系。

在《原生母爱》中,作者基于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经验,深入讲述了各种心理辅导案例,重新审视了创伤的意义,给黑暗中踽踽前行的来访者带去一丝光明。

有的妈妈愿意为子女倾尽所有,但是孩子因为这份沉重的爱寸步难行;

有的妈妈无视家人的所有需求,但是孩子因为这份爱的缺失心墙高筑;

有的妈妈将子女当作夫妻关系的筹码,但是孩子却沦为了这段三角关系的牺牲品;

有的妈妈对子女有选择、有区别地爱,但是被偏爱的孩子和被忽略的孩子却受到同样的伤害。

心绪如果层层堆积,心门终将缓缓关闭。实现认知和信念的转变才是避免家庭伤害代代延续的方法。希望每一个读完《原生母爱》的人都能鼓起勇气去重新挖掘内心深藏的苦楚,都能与儿时曾极力想要拥抱的妈妈重逢,都能拥有踏上人生新征程的无穷力量。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LH
    内容不错。纸张太厚看的时候要用力压住太费力了。2022-09-03
  • peterfir
    温暖疗愈型的家庭关系书。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掉下来”和“肉“都是重点!婴儿啼哭得到了及时的回应,就会形成安全型依恋人格,他理解为有人帮我,有人听我的话,我与他人有美好关系。相反,缺乏母爱形成回避型依恋人格,孤僻,冷漠。妈妈的爱看心情给形成抵抗性依恋人格,对亲密关系又爱又恨。被打骂虐待的孩子形成混乱型依恋,戒心很重,无法与人维持关系。四种需要改变的妈妈:需要放手的妈妈,表现为自我投射至孩子身上,把孩纸视为自己的一部分,情感,意志,情绪,理想,喜好统统强加给孩子。错误定位爸爸的妈妈,通过与孩子的同盟对抗爸爸,应重并强调视夫妻关系。用发现幸福模式而不是回避幸福模式寻找自己的幸福。不管不顾的妈妈,自己还是个孩子,自我中心。区别对待孩子的妈妈,家庭牺牲品=家庭矛盾转移点,需重新界定自己的人生。2022-07-21
  • 青袖.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与母亲有两次分离:一次是你出生时,与母亲身体上的分离,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一次是母亲离开这个世界时,从一个世界变成两个世界。其实,这之间还有一次更重要的分离,就是思想上的分离,由一种爱变成两种爱,我们能正确认识母亲对我们的爱和我们对母亲的爱,正确识别并完成这种思想上的分离,是一个人能否幸福或者说成熟的关键因素之一。2022-06-2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