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日益猖獗的扒窃犯罪现象,困扰着当代社会。如病毒般具有超常复制能力的小偷群体,侵害着社会的肌体和大众的生命财产。

作家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现象,并试图通过深度调查和思考,解剖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这是一部将新闻性、真实性、文学性高度融合的优秀长篇报告文学。

数十个小偷的口述实录,既真实反映了他们从普通人堕落为扒窃分子的思想、心理演变轨迹,同时也折射出社会道德情境、风气存在的种种困扰;反扒“神警”胡雪林从事反扒2 0年,抓获小偷5 0 0 0多个的传奇故事,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欲罢不能;作家对扒窃犯罪现象的深度思索,则将作品对人性异变的考察、犯罪心理的分析、道德灵魂沉沦的拷问,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以近距离审视现实的残酷真实,使我们震惊、震撼,促我们反思、警醒!

(本文采写得到广东省干禾社区公益基金会”报告文学现场采访援助计划”的支持)


陈歆耕,文学报社长、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薯有中篇小说集《孤岛》,中短篇报告文学集《青春驿站》、《海水下的冰山》,长篇报告文学《点击未来战争》、《泪洒海峡》、《赤色悲剧》、《废墟上的觉醒》、《小偷回忆录》,文化批评集《快语集》、《谁是谋杀文学的元凶》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喜人浮生
    很真实,值得一看的作品,很少有作家能把目光关注小偷这个人群,并且认真去探究分析扒窃现象,这不是一个讲诉猫捉老鼠的作品,是一个让人反思深虑的文学2015-11-23
  • momo
    内容真实,关于小偷这个问题,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因各色性格,或因环境效应,从事小偷这个行业的人在生活中活不下去的很少。反之是那些懒惰又俗气的人占大多数。撇去心理问题不谈,这个行业最大的负面影响是打击人的向上心。小偷们平时的一次得手就可以维持他们几天的生活,况且操作过程简单,除了第一次有一点点心理压力,花完了大不了再次偷,这用不用出卖劳动和脑子的“工作”回报率高。极大的心理满足感和人本身自带的心理安慰会慢慢突破“积极”的那面防护墙。此后愈加沉迷,从满足感这面入手毁掉一个进取的灵魂。我们生来大部分都是平凡人,“七宗罪”的任何一个都足以毁掉大部分人。我曾以为所有美好的品质都是人固有的,事实确完全相反,先有“七宗罪”后出好品质。人是世俗动物,所以诚实,勇敢,和进取等才能成为美好的。2019-02-11
  • HuGo
    4.19 前面的序言和引言非常有趣,对这本书有种猎奇式的期待文学理论课太无聊,泛读了差不多半本书多一点吧,也算尊重了,和短视频一样的流水账有点空洞,短暂的偶尔满足一下读者的猎奇心就顺延到下一个了,甚至有些故事太过于相似毫无波澜。第二章的叙述过于冗杂,又想塑造警察人物又要坚持报告文学的现实性,人物有些扁平化这本书最不喜欢的就是动漫的配图,不仅看着隔应,而且在一本现实作品里穿插动物图片的行为,就好比在中餐馆的桌子上摆好刀叉。最后,我本来在作者序言的最后感受到他对小偷们的尊重,平等的在一个创作者与描写对象的写作环境中对话,但是“鼠心独白”“猫鼠博弈”的章节名已经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不耻。2023-04-1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