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内容介绍

中国古代有一个鬼的世界,它在广被接受的文化话语体系或宏大叙事中并不明显。然而,这个阴暗的鬼世界一直是中国过往的一部分。想要完整认识中国,洞察历史与人心,就不能不了解鬼。

在早期中国,人们认为鬼是从哪里来的?它们长什么样?人们如何认知和对待鬼,如何想象它们与生人的关系?鬼在信仰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文学、艺术,并改变人们的世界观?是什么让鬼变得可怕?是什么让它们充满恶意?又是什么让它们也很脆弱?人们从什么时候开始以温和的方式谈论鬼,以及为什么?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蒲慕州,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从宗教、历史、社会理论、心理认知等多角度,追溯了从远古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存在的鬼观念;并将中国的鬼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美索不达米亚的鬼进行比较,揭示每种文化的个体特征。

------------------------------------------------

★编辑推荐

◎鬼作为人性的另一面,补充了生者的世界;对鬼的研究,可以为我们理解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历史特性和洞察人性幽微提供一个特殊的窗口。

◎作者蒲慕州,是少数于古代埃及、古代中国社会与宗教、比较古代史研究三方面均有建树的学者;《早期中国的鬼》亦采用跨文化比较研究,将中国的鬼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美索不达米亚的鬼进行比较,揭示每种文化的个体特征。

◎蒲慕州将之前自己关于鬼的诸多研究成果融入一书,内容上化繁为简,叙述上简约流畅,更适合大众阅读。

------------------------------------------------

★媒体评价

蒲慕州在处理史料方面的卓越能力使得这《早期中国的鬼》不仅非常有启发性,而且读起来也轻松愉悦。

——《宗教研究评论》


作者简介

蒲慕州,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少数于古代埃及、古代中国社会与宗教、比较古代史研究三方面均有建树的学者,其中文著作主要有《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法老的国度》《历史与宗教之间》等;英文著作主要有Wine and Wine Offering in the Religion of Ancient Egypt(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1995)、In Search of Personal Welfare: A View of Ancient Chinese Religion(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8)、Enemies of Civilization: Attitudes toward Foreigners in Ancient M...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夏季群岛
    相比汉代以来逐渐与人间建立起更密切关联、更富有人情味的鬼神世界,似乎还是对先秦时期晦涩模糊、尚未正式成型的原始鬼神想象更感兴趣。(4-)2024-03-08
  • TinOO
    现在不流行鬼片,流行生化怪物和外星生物电影,相信因果轮回的人也比相信神鬼的多,早期的鬼真要退出历史了。2024-03-07
  • Har
    看似很多复杂的论述,实则浮于表面,把重点放在了比较宗教、比较文化与语言文字上,但对于鬼作为中国特殊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功能的论述非常碎片化且浅尝辄止,可惜了这么好一个题材。2024-03-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