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父亲/母亲、教师、科学家、某公司员工、某球队粉丝……这些都是人们的身份认同,每个人的身份都不是稳定的,会随着具体情境而变化。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所属的群体将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影响你的认知、决策,以让整个群体做出明智的行为和决定;反过来,你也可以利用你和他人共有的身份,实现突破甚至变革。

《身份认同》从“我是谁?”到“我们是谁?”到“我能成为谁?”,深入剖析人们的社会身份认同及其运作方式,揭示如何利用身份认同发挥个人和集体更大的力量,增进团结、合作,促进进步甚至变革。理解身份会让你明白如何清除群体的不利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它还将助你挖掘更大的潜力,改善身心健康,提高效率和个人影响力;利用身份,你还可以发展领导力、避免从众思维、促进合作,甚至消除歧视。最终,你能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影响力》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政治秩序的起源》作者弗朗西斯·福山等著名学者赞誉有加

★获美国心理学协会2022年威廉·詹姆斯图书奖

★2022年鹦鹉螺图书奖

★被列入《行为科学》2021年度书单

★《科学》杂志权威推荐

★《出版人周刊》星级推荐


杰伊·J. 范巴维尔

纽约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副教授,多伦多大学心理学博士。曾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哈佛商业评论》、《华盛顿邮报》、《科学美国人》和《石英》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了80多篇学术论文。曾获美国社会神经科学学会颁发的“社会神经科学杰出贡献青年研究者奖”。

多米尼克·J. 帕克

美国理海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艺术与科学学院副院长,多伦多大学心理学博士。帕克博士发表了40多篇关于身份和群体过程的论文,其中许多发表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顶级期刊上。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conge
    https://c.im/@conge/111166914712146323我给本书差评。首先,身份认同约等于偏见,这种偏见会影响个人的大脑功能,自动忽略感官信息,选择部分信息进入意识。其次,与某种群体,观念,意识形态,想法的认同,可以造成内部的凝聚和对外界的排斥。第三,对身份认同负面作用的解决方式,作者认为要消除对异见的压制,鼓励异见,鼓励匿名提建议,鼓励容忍。第四,面对身份政治带了负面影响,作者的建议是建立新身份,重新建立高一层级的统合身份。作者提到的对米尔格拉姆的权威服从实验和津巴多监狱实验的新解读,挺有意思。说明人群中总是有人自发的反对权威,不总是与权威进行身份认同的。如果要我举例的化,一些对新冠疫苗反对的人就有这样的的质疑者。我不喜欢这本书的地方,是在学术之余……2023-10-03
  • 闲人
    太学术,内容充斥着不明所以的案例,可读性有点差2023-09-25
  • 非虛構
    身份認同不再是一個根的問題,和拔出自己的根、把自己從社會的監護中解放出來不一樣,起錨既非不可逆轉,也不是什麼決定性事件。只有在我們不再是我們現在所是的情況下,我們才能變成別人,所以我們必須永遠拋棄我們先前的自我。因為新的選擇源源不斷地出現,不久之後,我們就會認為當前的自我過時了,令人不滿意,讓人不舒服。改變我們之所是的能力也蘊含著解放的力量。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這仍是人們的箴言:重新發明你自己! 當然,這一策略並不新鮮:遇到困難,掉頭逃跑。不過,新鮮的是,通過從產品目錄中選擇一個新的自我來逃離自己的慾望。起初向新的地平線邁出的自信腳步,很快就變成強迫性的常規套路。解放性的你可以變成別人,變成了強迫性的你必須變成別人。這種義務的必須感,和人們追求的自由可不像,許多人也因此發起了反叛。2023-09-2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